本报讯(记者张楠 王文博)今年以来,吕梁市司法局不断强化“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营造“人人是营商环境、事事是营商环境”的氛围,以“五聚焦五构建”工作举措,着力提升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法治素养和服务水平,努力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聚焦源头治理,构建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吕梁市司法局以高站位完成中央依法治国办督察反馈的19个共性问题、26条个性问题和1项重点督办问题整改为抓手,健全法治机构,完善制度体系,堵塞管理漏洞,全方位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核,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核职责,充分听取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社会公众等的意见建议,从制度源头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备案审查制度,严格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审查率为100%。
聚焦执法规范,构建公正文明的执法格局。该局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审核等制度,推动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2023年市县两级坚持“理论+实操”“党建+业务”的原则举办大型精准培训9次,参加行政执法大讲堂线上培训4期,有效地提升了执法人员的素质能力。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对市直执法部门制定、执行“三张清单”和行政执法裁量基准情况开展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简化行政复议程序,开通涉企行政复议“快立、快审、快结、快调、快监督”通道,实行“容缺受理、事后补充”,避免当事人“白跑”“多跑”。坚持骨干力量审办,优化涉企案件办理,对符合受理条件的涉企行政复议案件,第一时间集结骨干力量迅速审查,提速办理。
聚焦法律优势,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框架。该局发挥三大平台在基层法律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实现平台在乡镇(街道)全覆盖。规范律所管理,解决律所规模发展不够有力等问题,持续推进国资律师事务所改制,全面完成每万人拥有律师数的指标,落实引进律师人才相关政策和发展公职律师二十条举措,通过壮大律师队伍,提供高效法律服务。联合市中院、市金融办、中国银保监会吕梁监管分局转发《关于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作用服务金融风险防控的意见》,发挥公证职能作用,提升金融机构防控风险水平。组织实施“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持续推进法律援助诉前调解,全面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推进“法安民企、护航发展”三年行动,组建民企法律顾问团,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政策宣讲,举办民营企业“学法大讲堂”,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
聚焦纠纷化解,构建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该局充分发挥司法所维护稳定“桥头堡”作用和人民调解维护和谐“第一道防线”作用,有效预防和快速化解矛盾纠纷。完成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全覆盖任务,统筹各级调解组织,发挥诉调对接、访调对接等多元解纷机制作用,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持续开展枫桥式“七好”司法所创建,在党的建设、司法协理员试点、乡村普法,“一村一社区法律顾问”等方面发力,努力完成50个枫桥式“七好”司法所建设任务。
聚焦普法宣传,构建学法用法的舆论氛围。该局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企业法治宣传教育的合力,广泛宣传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企业发展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依托吕梁广场建设面积400亩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要求各县市区建设面积不低于200亩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和乡村法治文化长廊,沿黄四县继续推进集黄河文化、法治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组建市县两级普法讲师团,巡回完成1000场法治报告,创建50个国家级、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14个省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吕梁市司法局将持续推进法治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充分发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有效激发企业发展的潜力、动力和活力,倾力筑好“法治暖巢”,吸引“凤凰”前来“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