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宏明 通讯员陈新建)为进一步发挥亲情帮教的感召激励作用,近日,大同市人民检察院驻大同监狱检察室与监狱共同开展了一次亲情帮教活动,成功帮助一名罪犯走出迷茫,走上积极的改造道路。
5月10日,大同市人民检察院驻大同监狱检察室的干警了解到罪犯秦某某入监以来情绪低落,改造消极被动,经监区民警谈话仍未转变的情况。第二天,驻监检察干警接待了罪犯秦某某。经谈话得知,秦某某父亲早故、母亲改嫁、兄弟姐妹经济窘迫,且与妻子离异,家中儿子无人照管,为此心中充满焦虑。
5月22日至23日,驻监检察干警与监狱民警前往罪犯秦某某户籍地长治市,深入村委会、派出所、司法所进行了走访。经核实,秦某某家庭破裂,离异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儿子独自一人艰难求学,家庭现状十分困难。帮教人员一行还前往秦某某儿子就读的中学,经了解得知,在学校和当地相关部门帮助下,秦某某儿子在校正常就读,且成绩名列前茅,但受到家庭的影响,性格较为孤僻。经与校方协商,检察干警与监狱民警决定进一步开展牵手进高墙亲情帮教活动。
在驻监检察干警和监狱民警的共同努力下,5月28日,中学的责任人带领秦某某的儿子如约来到大同监狱帮教现场。
父子相见,哽咽无语。得知儿子成绩优秀,秦某某泪流满面,悔悟自身罪行,承诺将积极改造,争取早日新生,承担起父亲的责任。秦某某的儿子当即表示,将不负众望,努力学习,回馈党和政府的关怀。
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帮助秦某某儿子顺利完成学业,检察官建议将该线索移交当地检察机关,协调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
罪犯作为特殊的群体,对社会、家庭和子女都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驻监检察干警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实际行动帮助罪犯,这种穿越高墙的爱,撑起了两代人的希望,诠释了有温度的检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