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要闻

以“最优解”守护高铁安全

我省两家检察院把公开听证普法宣传送到田间地头

  一起案件引发一串思索。
  今年3月12日,从太原南开往广州南的高铁列车途经清徐县集义乡时,列车司机发现郑太高铁线路接触网承力索有异物侵入遂紧急停车,造成3列动车无法正常行驶、延误1小时有余。经初步调查,事故系集义乡集义村村民不当堆放的废旧防鸟网被大风吹上高铁线路所致。中国铁路太原局供电段将该案件线索移送太原铁路运输检察院。
  如何在保障铁路运行安全的同时,不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这无疑是检察机关办案中必须面临的实际问题。
  日前,记者前往太原铁路运输检察院,探访高铁安全类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中该院给出的“最优解”。
  “要想公益诉讼办案有质效,就得找准问题、持续跟进、一盯到底,以群众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释法说理。”太原铁路运输检察院副检察长乔慧峰告诉记者,该案件就是充分发挥“能动检察”更优履职的一次践行,将公益诉讼聚焦到高铁安全领域,同时把公开听证和普法宣传送到田间地头。

高铁遭遇农业污染

  清徐县集义乡是太原市的“菜篮子”,农业种植户众多,太中银铁路、郑太高铁两条重要的铁路线穿行而过。“3·12”事故发生后,中国铁路太原局供电段依托“检察长+站段长”共建机制,将该案件线索移送太原铁路运输检察院。
  “很多种植户的大棚离高铁线路很近,尤其是废弃的大棚,由此产生的‘垃圾’碰到大风天气就会被卷上天。”太原铁路运输检察院第四部检察部主任孙瑞峰带着干警数次开展走访调查,发现这一现象具有地域性。集义乡种植业发达,温室大棚与果园较多,大量使用农用塑料大棚、地膜、反光膜、彩钢瓦、塑料袋等,由于回收处置管理不当,随意丢弃的农资废弃物,特别是含有金属成分的轻飘废弃物很容易受大风天气影响,造成高铁线路损坏和接触网短路甚至起火,直接威胁高铁行车安全,同时污染周边生态环境,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

公开听证听民意

  为实现办案效果最大化,太原铁路运输检察院与清徐县检察院联合开展立案调查。6月7日,检察机关在“3·12”事故发生地——清徐县集义乡,召开了农用物资废弃物影响铁路运行安全行政公益诉讼公开听证会。由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听证员队伍,相关行政机关、铁路部门、种植户代表、网格员等50余人参加了听证会。此外,“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以观察员身份列席听证会。
  会上,承办检察官详细介绍了案件基本情况,展示了案发时的监控视频和调查取证时拍摄的视频、图片,直观地向参会人员展示了废弃的轻飘浮物威胁铁路运行安全的情况,同时释明法律依据、厘清问题焦点、提出处理意见。
  问题提出,大家来议。铁路部门代表从铁路安全角度介绍了治理铁路周边环境的重要性。听证员在充分听取案件情况和有关部门代表发言后,围绕听证事项进行评议并发表意见,认为通过制发检察建议可以更好地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相互协调配合,保障铁路安全。行政机关代表当场表态,将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将铁路沿线农资废弃物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并提出了下一步的举措。种植户代表也表示,今后将养成良好习惯,将农资废弃物处理好。
  听证结束后,两家检察院联合向3个行政机关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

能动履职为人民

  该案是太原铁路运输检察院与清徐县检察院协作办理的首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会后,在总结本次联合办案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两家检察院签署了《涉铁路公益诉讼协作配合工作机制》,明确线索移送、办案协作、宣传预防、人才交流等事项,为加强路地合作,充分发挥双方管辖优势,筑牢铁路安全屏障打下制度基础。
  “践行人民至上,是我们能动履职的根本要求。我们要以此案为契机,不仅推动解决个案公益损害,还要关注领域内、行业内、区域内普遍性问题,补齐社会治理短板,积极履行‘公共利益代表’的神圣职责。”太原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长王宝玥告诉记者。
  结合此案办理过程中暴露出的农业种植户环保意识淡薄的问题,太原铁路运输检察院还在集义乡开展了“生态检察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主题宣传活动。该院通过以案说法、资料发放等的形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自觉性,守护大美乡村。

本报记者李青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14期

  • 第2023-06-13期

  • 第2023-06-12期

  • 第2023-06-09期

  • 第2023-06-08期

  • 第2023-06-07期

  • 第2023-06-06期

  • 第2023-06-05期

  • 第2023-06-02期

  • 第2023-06-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