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基层

以法治之“力” 解企业之“忧”

长治市司法行政系统“五化协同”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 市司法局联合市委编办实地调研督导上党区郝家庄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规范化建设。

  • 市司法局走访平顺县中药材专业镇企业的药材仓储中心,了解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和涉企执法规范化情况。

  • 上党区行政执法监督员参与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

  • 市司法局组织市律师、公证、仲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机构及协会负责人,深入长治市高新区翟店工业园区的航空科技公司开展联企服务专项调研活动。

  • 潞州区法律服务团走进商超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及惠企政策法规宣传活动。

  • 市司法局、市工商联、市律师协会组织22家律师事务所与18家商会、11家协会举行“万所联万会”签约仪式。

  •   今年以来,长治市司法行政系统立足自身职能,对标一流、主动作为,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和全面创优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坚持“五化协同”推进机制,助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课题化调研,着力下好“先手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省建设“三无”“三可”营商环境战略部署和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23年行动计划的工作要求,持续助力全市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和营商环境建设,长治市司法行政系统认真总结近年来在助推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做法,认真落实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工作,市司法局机关干部共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提升仲裁服务质量、拓展公证涉企业务等15项涉营商环境调研课题,深入全市重点企业、专业镇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市司法局党组认真听取政策支撑、规范执法、法律服务、普法宣传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聚焦市场主体所思所盼所想,准确把握司法行政机关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职责使命,提出了围绕重点项目、挖掘自身潜力、整合全系统资源、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思路,力求精准施策、靶向发力。

    系统化谋划,科学绘就“施工图”

      坚持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与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争先进位年”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编制全系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23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了健全制度保障体系、优化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等9个方面43项具体工作任务。立足市场主体倍增与重点企业服务、专业镇高质量发展、金融业健康发展、北京与长治对口合作四个重点领域,整合律师、仲裁员、公证员等八支法律服务队伍力量,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在制度保障、执法监督、法律服务、纠纷化解等四项主要职能,推出了设立一批行政立法基层企业联系点、推行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开展律师事务所与企业“一对一”结对法律服务、实施行政复议涉企听证等法治护航营商环境十项举措,积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工作推进矩阵,争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亮点,树立特色工作品牌。

    项目化推进,吹响攻坚“冲锋号”

      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的关键领域和重点工作,以“项目化”提供无缝衔接、全链条式司法行政服务,对应成立4个法治护航项目专班,各项目专班结合实际编制服务促进项目工作方案,律师、仲裁员等八支法律服务队伍协同发力,建立起“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目前,已成立涉市场主体倍增规范性文件审核小组,启动全市涉营商环境领域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工作,经梳理,市级、县区政府涉及营商环境领域行政规范性文件共计24件,因超过文件有效期限、超越制定机关权限等原因修改3件,废止5件;编制全市60余家重点企业法律服务结对方案,组建全市专业镇法律服务团;积极推进北京与长治两地司法行政部门法治化营商环境领域对口合作;加强涉企调解组织建设,截至目前,已成立市级银行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3个,共选聘57名相关专业调解员。

    精细化服务,用心当好“店小二”

      整合全系统法律服务资源,市县两级司法行政部门组建13支法律服务团,开展“百所千人办万件实事”法律惠民便企活动。通过法律咨询、法治体检等方式,推动全市100余家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的1000余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全年办理法律惠民便企实事不少于1万件,目前已办理4000余件。市仲裁委对小额简单及确认类案件,建立快速受理、结案、送达的仲裁工作模式。今年以来,共受理仲裁案件46件,涉案标的额达10.3亿元,案件涵盖买卖、建设施工、金融借款、技术服务等多种民事合同类型。对经营确有困难的相关企业,缓交、减交、免交仲裁费用,充分保障经营困难企业依法行使仲裁权利。今年以来,共退费26件,退费金额10万余元。不断深化涉企矛盾纠纷化解,今年以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合同纠纷175件、生产经营纠纷25件、劳动争议纠纷54件。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条件下,不断优化涉企社区矫正对象经营性外出管理审批。

    集成化统筹,合力拧成“一根绳”

      成立了全系统法治护航营商环境工作领导组,由市司法局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市司法局各科室、直属单位、归口行业协会负责人和各县区司法局局长为成员,下设的查纠整改专班加快系统损害营商环境问题整治,4个项目化专班推动落实针对性、特色化工作举措,市县两级13支法律服务团提供综合性法律服务保障。完善信息收集机制,充分发挥“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作用,全天候及时受理企业反映问题,有效强化行政立法企业联系点和行政执法监督员在涉企制度政策、执法工作的信息“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分析研判机制,领导组定期分析研判工作形势,精准把握企业关切及需求,持续调整和优化服务举措。构建联动服务机制,市司法局联合市工商联积极落实“万所联万会”机制,组织动员全市75家律师事务所与13家工商联、45家商会协会全面建立联系服务机制。今年以来,共为各类商会(协会)开展培训26次、法治讲座53场,提出法律意见140余条。

    张韬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19期

    • 第2023-06-16期

    • 第2023-06-15期

    • 第2023-06-14期

    • 第2023-06-13期

    • 第2023-06-12期

    • 第2023-06-09期

    • 第2023-06-08期

    • 第2023-06-07期

    • 第2023-06-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