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禁毒,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在与毒品的斗争中,各种较量不停交锋,他们可能是抓捕毒贩的公安民警、是公诉犯罪行为的检察官、是正义凛然的法官,是奔走忙碌的禁毒志愿者、是无悔付出的禁毒教师、是默默无闻的禁毒社工……他们常年坚守禁毒一线,竖起一道道禁绝毒品的铜墙铁壁。
“6·26”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我报特别开设“禁毒路上有你有我”栏目,讲述禁毒战线上那些看似平凡的人和事。
厉行禁毒,无畏艰险。在缉毒一线战斗的十余年间,他组织、指挥、直接侦办重特大毒品案件20余起,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00余起,抓获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600余名,缴获冰毒、海洛因等各类毒品200余千克,打掉制毒工厂4个,收缴毒资1000余万元。他,就是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太原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副支队长牛继文。
近年来,牛继文先后被评为太原市、山西省“最美基层民警”、被授予“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山西省优秀人民警察”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2次。今年2月,他又获评“感动山西”最高奖项“特别奖”。
“6·26”国际禁毒日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牛继文,聆听来自禁毒战线的故事——
7月的景洪,似火骄阳。
相较于身体的炙烤,内心的煎熬更令人焦灼与不安。几双眼睛死死盯着监控屏幕……
“牛支队,有情况!”满眼血丝的民警梅锐峰突然指着犯罪嫌疑人车辆笃定地说。
那一刻,在这里连续蹲守14个日夜的战友们目光都聚焦到牛继文身上。
“抓捕时机是不是成熟?”牛继文一抬头,目光与这北回归线上刺眼灼热的太阳撞了个满怀,脑海中对之前6个多月的工作快速复盘着——
2022年初,从吸贩毒人员入手,通过重点研判、扩线经营、化装侦察,贩毒网络渐渐浮出水面;5月,专案组远赴云南实地侦查,基本掌握了贩毒嫌疑人的活动规律;6月,再赴云南建立联合缉捕工作机制;7月,专案组在掌握嫌疑人可能进行大宗毒品交易的情报后,三赴云南实施抓捕,整整6个多月过去了……
“5月份那次跟踪侦查差点坠江牺牲,这次绝对不能让他们跑了。”“嫌疑人反侦察意识这么强,上次一个小小失误就打草惊蛇,还是要慎重。”“万一嫌疑人来个假交易,半年多的努力就白费了!”战友们你一言我一语低声讨论着。
“牛哥,你说呢?”
“全体都有!抵近多点布控,随时准备行动!”大脑飞快推演后,牛继文最后下达了行动的命令。
尽管有26年带队、破案2000多起的实战经历,但面对领导、战友的信任,面对专案组半年多的苦心经营,牛继文还是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生怕临门一脚有所闪失。
大雨中,第十五个夜晚熬过去了。上午10点,主要犯罪嫌疑人出现,专案组果断出击,两名山西籍毒贩落网。
接下来的几天里,战友们顶风冒雨、不眠不休,又数次往返于昆明和西双版纳等地,一举打掉了涉滇缅边境的一个特大贩毒集团,抓获涉毒主犯4人,缴获冰毒5公斤,毒资30万元。
与此同时,他们乘胜追击,通过区域警务协作和多部门联合作战,很快再次成功告破一起特大运输、贩卖毒品案件,缴获海洛因10公斤,斩断了又一条滇缅毒品入晋贩运通道……
三天三夜、三渡黄河,五千里奔袭;六个月行程25000公里,出晋入滇、八返昆明……江河激荡、信仰如山、初心如磐。这些年,牛继文和战友们在无数次逆旅者的梦想远征中,用情怀丈量着祖国的每一寸江河,守护着人间正义,更在辽远深阔的生命时空里,守望着人民警察的无悔初心。
向前走、再出发,忠诚无畏,一如既往。
记者手记
初见牛继文,可追溯至2015年。他躺在医院里,因保护当事人徒手夺刀伤及臂骨。4小时手术,给他留下一枚十级伤残的“军功章”。
多年不忘,是他冲锋陷阵的“搏命式”抓捕。后来再见,他站在领奖台接受各种表彰……
几个小时的交谈里,说到案件,是战略、战术,排兵、布阵;说到同事,是可以交付后背的兄弟情谊;说到毒贩,是人性的博弈和较量……记者不禁感叹牛继文的心思缜密、文韬武略,更敬佩他对峙罪恶、持炬前行。
关于“怕不怕”“做英雄”,在他的践行里,记者找到了答案:信仰可抵岁月长,眸中终为盛世光。
采访结束,记者迟迟想不好文章的开头,但结尾早已在心底定了稿。那便是来自泰戈尔《用生命影响生命》里的那句:“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本报记者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