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专题

从“丰收在望”到“丰收在仓”

——浮山消防志愿者服务“三夏”工作小记

  “麦收嘞,开镰喽!”伴随着一声吆喝,临汾市浮山县拉开了麦收的序幕。收割机轰隆隆前行,高速旋转的滚筒将麦秆“大口吞下”,金灿灿的麦粒雨点般垂落在储粮箱内……
  眼下,又进入一年麦收最忙的时节,“三夏”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但是,往往越是忙碌时,越容易放松警惕,给隐患留下可乘之机。
  麦收时期,最可怕的杀手就是火。野外用火、烧荒、烧秸秆等行为容易引发火灾,加上天干物燥,麦田一旦起火很难及时扑灭。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麦收安全意识,切实做好麦收期间防火宣传工作,连日来,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浮山大队志愿者服务队走进北王镇南茨庄村、张庄镇聚粮村等十余个村庄开展防火宣传、隐患清除等志愿服务活动。
  出发前,他们认真准备了宣传资料,拷贝了视频素材,印制了防火条幅,还编排了防火顺口溜,准备在村广播站播出。
  志愿者服务队先走进张庄镇柏村,三人一组,分别走进田间地头、村庄屋舍,向村民讲解火灾防范知识,清除火灾隐患。遇到年纪大的听不清,他们就多说几遍;年纪小的听不懂,他们就简单讲;看到骑电动自行车的,还会特别提示充电时不要放在屋内,不要靠近木材、农机具。对于村民们的疑问,志愿者耐心给予解答。村广播站里,志愿者用地道的方言,把消防知识讲给村民们。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1200多年前,白居易在《观刈麦》中以这样的诗句描述夏日农民收获的场景。现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麦田里一辆辆大型农机代替了人工劳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但每年麦收都有因农机具故障或保养维修不当、操作不规范引发的火灾和事故。为此,志愿者服务队联合当地供销合作社,在麦收前对联合收割机等大型农机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检修和保养,对从事农事服务的农机手进行了培训,采取“一条龙”的服务方式,防范火灾事故发生。
  从进入芒种起,连续半个多月的上门宣传让浮山大队这些年轻的志愿者们也理解了村民们对麦子的深厚感情。他们把服务“三夏”作为服务“三农”的重点工作,精心安排,细致入微,着力做到“麦子不到手,服务不松手”。
  最远的一站是北王镇南茨庄村。该村的王家斌大爷已经70岁了,家里种有6亩麦地。6月15日,浮山消防志愿者一行5人到村里宣传时,王大爷正在地里忙碌,收割机已经收了一仓麦子。在了解到王大爷的儿女都在外打工,家里仅有两个人收麦后,志愿者们有的跳上三轮,有的背起麻袋,互相协作,将收割的麦子快速装车。看着颗颗饱满的小麦,大爷大娘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就在“夏收”掀起热潮的同时,“夏种”也开始推动。目前已经收割完的农田正在进行麦田后期管理,抓紧腾茬抢种。有的村民在田地里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留下重重隐患。志愿者们在宣传中盯紧关键节点,督促村、街道发挥网格作用,对多次出现问题的区域实行重点监管,看牢田间地头,保证了“三夏”农事由“丰收在望”变为“丰收在仓”。

本刊记者李萱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20期

  • 第2023-06-19期

  • 第2023-06-16期

  • 第2023-06-15期

  • 第2023-06-14期

  • 第2023-06-13期

  • 第2023-06-12期

  • 第2023-06-09期

  • 第2023-06-08期

  • 第2023-06-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