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6.26专题报道

“小我”“大我”皆情怀

——记省女子戒毒所五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段惠娟

  •   面对亲人,她愧疚无比,但身着警服,她坚韧勇毅。她用女性的细腻、专业的态度,带领自己的队伍出色完成了一个个管理戒治任务,在高墙内筑起了最牢固的“防护墙”,彰显了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女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貌。她就是省女子戒毒所五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段惠娟。
      20余年来,段惠娟始终战斗在基层一线。一次次的风雨无阻和一日日的悄然奉献,为她赢得了“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省戒毒局“三个十工程十佳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戒毒工作较为繁杂,尤其是在基层大队。
      “如何更好地教育引导戒毒人员?如何确保场所的安全生产?如何探索新的管理教育方式?这一连串的问题经常萦绕在我的脑海。”段惠娟不好意思地说,“即使在深夜、在节假日,只要想起队里的一些事情还未解决,我都忍不住想与同事沟通,及时进行安排和处置。”
      付出都有收获,奋斗都有回响。近年来,在段惠娟与同事的钻研探索下,新的管理教育模式“出炉”。她们将管教与心理咨询相结合,“唤醒”了戒毒人员的内驱力,让她们在安心戒治的同时,获得了心灵慰藉。
      新模式的成效不仅体现在管教执法更科学、更规范上,而且很快在实际案例中得到印证。
      戒毒人员李晓红(化名)的家庭环境比较特殊,其父因病去世、小弟弟因车祸去世、大弟弟跳楼自杀,其母将这一切的缘由主观归结于李晓红的“命硬”。长期的精神紧张让她出现了自暴自弃、消极悲观甚至死亡的念头。
      基于此,段惠娟在对李晓红的管理教育中,加入了心理咨询这一“佐料”。段惠娟运用“催眠+绘画”的治疗方法,帮李晓红抚平创伤、缓解焦虑,从而提升“正念”,同时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导她树立生活信心,学会包容和理解母亲。此外,开展同伴教育,让李晓红倾听别人的故事,从而激发内心成长的力量。
      李晓红出所后,段惠娟一直对其进行跟踪随访。“在回访中,我们得知晓红的家庭关系有了很大改善,她与母亲也已和解。”段惠娟对此很是欣慰,“出所后,晓红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会与我们沟通,我们也及时对其进行积极帮扶和心理疏导。如今的她,乐观向上、信心满满。”
      这一案例的成功促使该所相继推出一系列“管教+心理咨询”的举措:力推内观疗法,成立了一支由5名咨询师组成的学习小组,利用重要节点开展内观治疗,效果良好;继续推进经络催眠、沙盘游戏、统合型绘画治疗等,使心理教育矫治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通过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引导,段惠娟所管理的五大队戒毒人员思想动态持续稳定,戒治信念更加坚定,这也为持续维护场所安全稳定提供了思想保障。
      在平时的管教工作、心理咨询工作和党务工作中,段惠娟都身体力行、模范带头,慢慢展露出水滴石穿的毅力、只争朝夕的努力、坚如磐石的定力、舍我其谁的魄力,使各项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和提升。她的团队也用坚毅和果敢完美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实现了场所连续25年安全无事故的光荣战绩。
      “我们的工作或许平凡、人生或许平凡,但那颗甘于奉献的赤诚之心却并不平凡。”段惠娟直言:“先进事迹、榜样力量,总能激励我们在无数的艰难险阻中冲破荆棘、迎难而上。当一个个‘小我’串联成‘大我’时,我们心中的‘戒毒事业’便不再遥远。”
      虽已身披荣光,但段惠娟依然低调前行。未来,她将继续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与队友们努力探索戒毒工作方式方法,促使大队实际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延伸。

      本报记者郝丽娟 韩亚超 王文博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21期

    • 第2023-06-20期

    • 第2023-06-19期

    • 第2023-06-16期

    • 第2023-06-15期

    • 第2023-06-14期

    • 第2023-06-13期

    • 第2023-06-12期

    • 第2023-06-09期

    • 第2023-06-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