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要闻

做一棵树 寻一缕光

——记山西省警察学院禁毒学专业带头人范斌

  • 打开抖音、微信,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   太原的6月,夏天的炎热感略显猛烈。每年这个时候,范斌的工作排期也会被各种宣讲挤得满满当当。
      做好禁毒教育,讲好禁毒故事,传播禁毒声音。范斌说,人生就得找到那么“一件事”,向下扎根、做一棵树;向阳而生,去寻找可被滋养的光。
      范斌,国家禁毒委员会禁毒教育智库专家、山西省警察学院禁毒学专业带头人。“百度”搜索结果——山西省最早的禁毒防艾宣教工作者之一。其实,范斌的“头衔”有很多,而他最喜欢的是“老师”。
      6月1日,山西省、太原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在山西大学举行全民禁毒宣传月启动仪式。记者见到范斌,他正带领省禁毒办禁毒宣讲团队向山西大学师生进行禁毒宣讲。
      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仅太原市万柏林区教育局“学校禁毒宣讲项目”,就覆盖全区22所中小学、1100名师生。3年来,他的足迹遍及省城213所学校,31000多名学生聆听宣讲。
      宣传、教学、培训、科研,二十多年如一日,在任重而道远的禁毒征程上,范斌越走越知肩上之责任、越走越懂敬畏之心应常在。
      走到哪,讲到哪,到底有啥用?范斌用鲜活的例子来开讲。
      一名高中女生的妈妈,因孩子成绩不理想,四处“求医拜佛寻偏方”。无意间得知有种“聪明药”可提高成绩,便想尽办法购入。吃了药后,“聪明药”果然“奏效”:女生上课注意力集中,晚上挑灯夜读,学习效率倍增,眼瞅着成绩、排名渐入佳境。谁知,一个学期还未结束,女生直接进了戒毒所。
      问题就出在这“聪明药”上。范斌娓娓道来:“这个药主要成分是莫达非尼,是一种国家管制的精神类药物,是药物就应当依照临床医学上的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来使用。药物的滥用会变成吸毒,此时的药物也会变成毒品。”
      毒品危害不言而喻,故事听得受众不禁唏嘘。
      范斌倡议:“家长要深入了解学习禁毒知识,不要再让自己的轻率和无知伤害到孩子,为禁毒宣传向家庭、社会延伸尽自己的义务。”
      从毒品的起源、传输途径、毒情形势、传统毒品类型、新型毒品类型、日常预防教育,到详实的数据和毒品模型的展示,再到毒品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只要是禁毒相关的知识,范斌不仅把它系统地教给学这个专业的孩子,还会到各行各业宣传讲解。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近几年,范斌的学生分别取得“禁毒执法情报研判”“警务大数据应用”资格证书。他指导学生完成的《禁毒防艾志愿服务指引》项目,获“第十四届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大赛铜奖”。提到学生们的成绩,范斌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忙里忙外,不累吗?在范斌看来,春夏秋冬,三尺讲台,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平凡。“平凡中也有激情,就看你能不能寻得那一缕光。”  

    本报记者李青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29期

    • 第2023-06-28期

    • 第2023-06-27期

    • 第2023-06-26期

    • 第2023-06-21期

    • 第2023-06-20期

    • 第2023-06-19期

    • 第2023-06-16期

    • 第2023-06-15期

    • 第2023-06-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