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刘苗欣)近年来,闻喜县侯村镇寺底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楹联开路、清风铸魂、产业兴村”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推动法治建设,优化网格化管理,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网格治理”寺底模式,先后被评为河东楹联文化村、中国楹联文化村,2022年12月,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该镇的楹联文化引起省市县政法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次前来寺底村视察调研,并对寺底村的“网格化治理”特色模式表示肯定。
寺底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举办了楹联文化活动,书写网格化治理楹联,充分将网格化治理和楹联文化相结合,通过楹联大力宣传网格化治理,全面推进村级平安建设工作。群众为镇综治中心送上楹联“平安建设生根发芽,综合治理硕果银花”“网格管理人人参与,全镇平安户户共荣”,体现出寺底村百姓对网格化治理工作的高度认可和对平安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
寺底村利用传统楹联文化的影响,带动全村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法治文化。通过学习,寺底村发生了三个明显的变化:一是由过去的文化人写状子到现在的文化人写对子,二是由过去干群关系的“内斗”到现在的“内助”,三是由远近闻名的“烂杆村”到现在誉播全国的“标杆村”,真正把“全国法治示范村”的建设成果转化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动力,真正把网格化治理工作推进到基层,在基层扎根,在基层结果,让群众真正体会到网格化治理带来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