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综合

绷紧民族村寨防火这根弦

  7月10日9时47分,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黔东南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报警称,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一号风雨桥旁阿浓食府发生火灾。
  接警后,黔东南消防救援支队立即调派17辆消防车、84名指战员前往处置,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全勤指挥部在指挥中心全程跟警调度。
  9时50分,消防救援力量到达火灾现场,经过紧张扑救,10时45分火灾被扑灭。
  经初步调查,过火建筑为景区内2栋4层仿古砖木结构房屋,分别为阿浓食府和阿米苗家饭店,总建筑面积1322平方米,过火面积约450平方米,起火点为阿浓食府2层厨房。
  2栋建筑的1层设有超市、药店等经营场所;阿米苗家饭店2至4层均为餐饮场所;阿浓食府2、3层为餐饮场所;4层为住宿场所。
  据悉,事故造成2人遇难6人受伤。目前,清理工作仍在进行中。
  西江千户苗寨是我国现存的规模最大的苗族村落,上千座吊脚木楼依山而建,被誉为苗族“露天博物馆”。千户苗寨的建筑特点,多为木质结构,耐火等级低、建筑密度大,一旦发生火灾,积淀了几百年历史的苗寨建筑文化就可能毁于一旦。
  在这个问题上,也是有过教训的。近年来,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已多次发生火灾。2019年3月15日晚10时20分,当地的一家酒吧发生火灾,烧毁了两栋木房。2020年12月6日,千户苗寨景区突发大火,成片的木质房屋被熊熊大火包围。起火地点位于第5、第6号风雨桥之间,起火处有临街门面、也有客栈。大火不光烧掉有形的建筑和器物,也使无形的文化传承受到了很大影响。
  在惨痛的教训面前,没有人不会心痛。其实,贵州省早在2002年就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农村消防专项法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消防条例》,包括后来颁布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等,都对村寨的消防安全作出专门规定。近年来,黔东南对民族村寨的消防投入是巨大的。令人遗憾的事,这些举措没有遏制住火魔。
  千户苗寨未开发成景区时,尚保存有扫寨、喊寨等传统防火习俗,这些村规民约发挥乡村熟人社会的力量,以苗族农村特有的方式防范火灾于未然。然而,当千户苗寨成为一个景区后,大量外来商户和游客涌入苗寨,传统的防火习俗及村规民约失去了效用。加之一些外来商户和游客的消防意识淡薄,消防安全难度不断增加。
  因此,在复杂的商业化形态中,消防安全措施一定要到位,要建立更加快速的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特别是针对外来商户和游客的消防宣传一刻都不能放松,要让每一个进入千户苗寨的人都了解苗寨传统民居的脆弱,绷紧防火这根弦。在民族村寨的发展与商业化道路之间,万万不能杀鸡取卵,因小失大。

木子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7-11期

  • 第2023-07-10期

  • 第2023-07-07期

  • 第2023-07-06期

  • 第2023-07-05期

  • 第2023-07-04期

  • 第2023-07-03期

  • 第2023-06-30期

  • 第2023-06-29期

  • 第2023-06-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