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记者樊永吉)7月17日,省消防救援总队、省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23年消防安全教育暑期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从即日起至9月20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暑期专项行动。
《通知》对此次活动内容进行了详细安排和具体部署,包括开展打卡消防救援站、消防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消防安全线上学习、消防安全查改、火灾隐患现场拍、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宣传等七项内容。
活动期间,全省各消防救援站将每周开放不少于1次,每次开放时间不少于1小时,同时设置打卡牌,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群体设计不同参观方案。广大师生可以通过“全国消防体验场馆预约平台”和“全民消防学习平台”进行预约和线上学习,“零距离”感受消防,体验各种消防器材,掌握实用疏散逃生技能。
《通知》强调,消防安全教育暑期专项行动是深入推进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梳理学校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情况的良好契机,是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的有力手段。各级消防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认识、丰富宣传形式、强化保障措施,认真督促指导消防救援站、学校制定详细活动方案,结合地方实际科学合理拓展深化活动内容,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不断深入,做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在全省营造良好消防安全氛围。
此次消防安全教育暑期专项行动的七项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打卡消防救援站”活动。各消防救援站要集中开展“打卡消防救援站”主题开放日活动,设置打卡牌,设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参观方案,策划开展参与性、趣味性强的灭火和逃生自救技能体验教育活动,晒出师生与消防车及各种消防装备器材、穿戴体验消防救援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等合影,省消防救援总队、省教育厅将对优秀作品进行筛选,并在山西消防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展示。
消防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指导全省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有选择性地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为家长讲一个消防安全事故案例,通过开设“消防小课堂”结合校园典型火灾案例向师生和家长们介绍火灾产生的原因及特点;组织参观一次消防救援站或消防科普教育基地,以“大手牵小手”的形式共同走进消防救援站“零距离”学习和体验消防安全;查找整改一处身边的火灾隐患,绘制一张家庭疏散逃生路线图并进行演练,使每名学生熟悉掌握火灾疏散逃生路线和逃生的方式、方法。
消防安全线上学习活动。由国家消防救援局研发的“全民消防学习平台”将开设暑期专区,集中推送适合中小学生观看的消防安全知识视频、动画,开设消防安全知识答题版块。各级消防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鼓励引导家长陪同孩子进行在线学习消防知识,组织学习答题,从小培养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安全查改活动。部署指导各中小学、幼儿园,对校园消防安全宣传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全面自查校园消防宣传内容的准确性、针对性;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职责、校园消防安全宣传栏设置情况;学生参与火灾应急疏散演练,全体教职员工接受消防安全知识辅导讲座、应急疏散演练、火灾报警和灭火器使用等消防技能课目培训情况,并制定相应整改措施。
“火灾隐患现场拍”活动。发动教师、中小学生在暑假期间拍摄家庭、小区周边、校园、公共场合等场所的火灾隐患,如家庭私拉乱接电线、楼道堆放杂物、电动车进楼道等安全隐患,对消防设施不能保证完整好用等隐患进行举报投诉,切实调动广大教师、中小学生参与查找并消除身边火灾隐患的积极性。
消防安全培训活动。各级消防部门要配合学校在学生军训、开学前后,为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讲授“开学第一课”,开展火灾报警和灭火器使用等消防技能培训。文职宣传小分队、校外辅导员要结合实际开展校园消防安全教育活动。9月上旬,国家消防救援局将组织开展中小学消防安全网络公开课,各地应积极组织收看。
消防安全宣传活动。积极协调当地广播电视台刊播儿童防火、防溺水等暑期消防公益广告片、插播消防安全提示内容,普及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常识和逃生技能,向学校师生发送校园防火提示,提醒师生养成良好的用火、用电习惯,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