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和优良传统,是实现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的有力支持和保障。近年来,我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主动担当作为,始终把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取得了一定成效。
大力夯实涉军服务根基
为进一步做好涉军服务工作,省司法厅把军地协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在每年年初司法行政工作会上,把军人军属、农民工等八类特殊人群的法律服务工作与其他司法行政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同时,加强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双拥办、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军事法院、驻晋部队的联系,紧紧围绕新时期加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相关工作进行交流探讨,共同研究为军人军属提供法律服务的有效模式。通过联合发文,努力推动,形成了驻晋军级部队全部建立和地方部队广泛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良好局面。目前,全省共设立涉军法律援助工作站160余个,并依托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为军人军属搭建起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绿色通道和维权服务平台,扎实推进新时代双拥工作水平。开通“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和山西法律服务网网络平台,提供“指尖上”的法律服务。其中,服务热线提供“7×24小时”全年无休服务,足不出户就可拨打电话咨询或进行网上咨询,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方便群众、军人军属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
积极开展涉军维权工作
近年来,省司法厅不断更新涉军维权理念,完善涉军维权机制,创新涉军维权方式,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涉军维权工作,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武警山西省总队政治工作部等部门联系,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加强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在全省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品牌建设活动,坚持保障民生、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原则,放宽经济困难标准、扩大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加强法律服务供给,让法律援助惠及更多军人军属。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颁布后,省司法厅邀请石家庄军事法院有关领导,就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进一步做好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进行深入探讨交流,组织召开“传承双拥光荣传统、凝聚涉军维权合力”“八一”建军座谈会。今年3月,石家庄军事法院院长、省涉军维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姚罗灿一行到省司法厅,就进一步加强军地协作、筹建涉军维权法律援助工作站事宜进行了沟通协商。
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张韬表示,做好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事关广大官兵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对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促进军政军民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将全力支持、大力配合,始终把军人军属作为法律援助重点服务对象,集中优质资源,切实服务兵之所需,共同筹建涉军维权法律援助工作站,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军地领导重视、军人军属欢迎、社会各界支持的好平台。
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马慧健指出,省市两级司法行政系统要集中精干力量,全力服务保障,密切与军方业务协作,共商共建涉军维权法律援助工作站,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共同打造涉军维权法律援助山西特色品牌。
座谈会后,军地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将依托太原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立涉军维权法律援助工作站。
2020年以来,全省办理涉军法律援助案件300余件,解答咨询5200余人次,有效维护了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受到广大官兵及军属的一致好评。
努力营造良好拥军氛围
在坚持开展常态性普法宣传的基础上,省司法厅结合部队任务及阶段性工作特点,利用新兵入伍、老兵退伍、“八一”建军节、“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等时间节点,深入部队一线开展“送法进军营”宣传活动,赠送法律书籍和生活用品、解决法律困惑,为部队思想建设、安全建设、正规化建设添薪助力。
省司法厅党委将双拥教育纳入年度宣传教育计划,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开展双拥宣传教育工作。2022年,省司法厅组织开展了“三晋法援基层行”大型专题宣传报道活动,活动邀请了中央媒体和省级媒体联合组成“三晋法援基层行”媒体采访团,深入到部分市县的驻地部队和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开展工作座谈会,采访相关人员和受援对象,为广泛宣传法律援助进军营和双拥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2023年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中,围绕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群体开展针对性法治宣传,提高其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报记者黄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