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烦心事,邻里小摩擦,请调解员来评评理;遇到解决不了的矛盾,村里就能找到“明白人”理清事;涉企买卖遇到问题,在家门口就可以面对面反映诉求;行政纠纷有地说、有人管、有回应,自身合法权益有了更好保障……如今在陵水县,这些情况随处可见。
近年来,陵水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善治理念,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按照“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的工作思路,建机制、定规则、搭平台、优服务,群众合理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构建起了专职化、多元化、全覆盖的矛盾纠纷大调解格局的新“枫”景。
建设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
被誉为“枫桥经验”之“海南模式”
在陵水黎族自治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警察,却有很高的威望;他们不是律师,却熟知法律法规;他们不是法官,却公正明辨是非。他们活跃在村(居)群众身边,第一时间发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就地化解,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他们就是陵水县的专职人民调解员。
2014年,陵水县率先在全省推行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任专职人民调解员制度,为全县行政村(居)委会聘任专职人民调解员,目前已实现全覆盖。
陵水县文罗镇坡村新西园村村民黄某英与石某曼是邻里关系,近日,双方在各自的土地上种植槟榔苗,但黄某英反映其土地被石某曼种植的槟榔苗侵占过界,因此发生纠纷。坡村的专职人民调解员郑昌连、胡庆春在了解到双方当事人都是黎族,日常都是使用海南话及黎语进行交流后,便特地穿上黎族服饰,通过“双语”拉家常的方式开展调解。地道的乡音、亲切的问候,迅速拉近了调解员与当事人的距离,双方互谅互让,将土地地界划分清楚,最终促成了此次和解。
陵水县司法局充分发挥优秀人民调解员的模范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品牌化”“专业化”的专职人民调解队伍,打造了苏中法、罗尤珍个人调解工作室。
“苏中法和罗尤珍都是在2013年加入人民调解员队伍的,10年来调解成功的案件超过千件。他们各自在农民工薪资纠纷和医疗纠纷调处领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获得了群众的信赖和口碑。”陵水县司法局局长刘文亮介绍说。
在陵水县,像苏中法、罗尤珍这样的专职人民调解员共有265名,他们每天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方便、快捷、高效地调解矛盾纠纷,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誉。值得一提的是,陵水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成效做法,得到中央政法委、司法部的充分肯定,被司法部誉为“枫桥经验”之“海南模式”,并逐步在全国推广“陵水经验”。
成立“包点法官服务站”
到群众“家门口”化解矛盾纠纷
“人民群众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为此,陵水县人民法院将化解矛盾纠纷的“主阵地”从法庭延伸到群众的“家门口”,努力做到前端化解、多元解纷,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今年5月17日、6月9日,陵水法院“包点法官服务站”先后在新村镇盐尽村、群英乡南平居、本号镇芭蕉村揭牌成立。“包点法官服务站”的成立,标志着陵水县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服务群众方面又迈上了新台阶,陵水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也向基层延伸、向社会延伸。
“感谢包点法官解决了困扰我半年多的难题,这种‘家门口’解决纠纷的方式特别赞。”近日,在陵水县新村镇盐尽村“包点法官服务站”,刘某拿回部分定金及对方分期还款协议后,握住包点法官的手连声道谢。
“包点法官服务站”成立后,陵水法院充分发挥服务站前沿阵地作用,全面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纠纷化解等服务群众工作,主动协助基层调解组织进行矛盾化解,打造具有基层人民法庭特色的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体系。
“我们的法官深入群众中,收集群众急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帮群众化解纠纷。”陵水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蔡斌航介绍说,陵水法院继续将矛盾预防化解“阵地”前移,切实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遇到矛盾纠纷有人管、有去处,不必多地跑、折返跑。
挂牌行政争议调处中心
打造司法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样板”
随着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诉前调解已成为多元化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对于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动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助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7月13日、25日,陵水县行政争议调处中心先后在陵水县司法局、陵水县人民法院正式挂牌成立。陵水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肖峰表示,陵水县行政争议调处中心的成立,是推动实质化解行政争议、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扎实举措,也是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积极探索。肖峰认为,在司法局挂牌行政争议调处中心,为申请行政复议案件的行政争议化解探索了一条新路径;在法院挂牌行政争议调处中心,便于调处当事人拟提起行政诉讼或已提起行政诉讼后的行政争议,实现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有机衔接、效能叠加,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目前,陵水法院已完成制订调处中心工作流程、组建调处人才库等前期准备工作,投入运行后将在实质性化解行政纠纷、降低“万人成诉率”等方面发挥效能,致力于成为促进官民和谐的“稳压器”,促进平安陵水建设的“服务器”。
据了解,陵水县行政争议调处中心是在陵水县委领导下,推动府院联动,以化解行政争议为目标,以构建“渠道多元、资源集中、府院联动、各方协同”的行政争议治理大格局为着力点,成立以县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县人民法院院长、县司法局局长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多方参与”的多元调处模式,努力将行政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讼在基层,推动矛盾化解从终端裁决向源头预防化解延伸。
“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充分发挥调处中心作用,完善行政争议多元化解纠纷机制,构建更加灵活多样的纠纷多元化解体系,致力于打造司法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样板’,奋力开创法治陵水建设新局面。”肖峰如是说。
组稿/本报记者王雁 樊永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