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丽)8月9日,忻州市召开市委政法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后,静乐县委政法委第一时间组织法检公司“一把手”结合当前工作,围绕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进行研究分析讨论,初步形成贯彻落实意见。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郑建平强调,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不折不扣把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要端正执法司法理念、改进执法司法作风,以好作风塑造政治队伍好形象;要紧紧围绕推进政法工作理念、意识、体系、能力、质效五个现代化的要求,在抓各项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体系建设、服务保障、质效提升上下功夫,强化各项工作举措,打造更多符合静乐政法实际的特色亮点;要持续加强党委政法委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法单位党组(党委)对政法工作领导,确保全县政法工作提质增效。
据悉,忻州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静乐县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在县委政法委的牵头抓总和县公安局的强力推动下,探索推行“枫桥式”社区警务室建设,按照“先行试点、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将派出所警务体制改革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整合基层力量,初步实现警网融合、警民融合。该县先行在城区10个社区建立警务室,在提高治理效能的同时,解决了警务人员不足的问题。截至目前,城区10个警务室工作人员已入户走访14423户,摸排42245人,化解矛盾纠纷65起,征集社情民意120余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80余件。城区治安、刑事案件发案总数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0.4%,求助类、纠纷类警情明显减少。
今后,静乐县将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推广城乡社区警务建设,真正把警务室打造成平安建设的坚实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