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综合

传递防火“接力棒” 守护“天下第一村”

——汾西县师家沟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见闻

  •   下午3时,负责景区日常防火巡逻的巡逻队队员师宗圣和师润生已经在景区巡逻了3个来回。老哥俩额头上冒着细微的汗珠,边走边环顾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你看,游客将喝完的饮料瓶放进消防沙缸里了,这可不行,快收走!”师宗圣一边说着,一边将沙缸里的垃圾清理了出来。
      作为土生土长的师家沟人,师宗圣、师润生为祖辈留下的文化遗产感到骄傲,也尽全力守护着这片土地。他们是消防安全巡逻队的成员,24小时守护景区消防安全,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师家沟位于临汾市汾西县僧念镇之北,依姑射山而建,三面环山,南边临河,避风向阳,布局巧妙,建筑精美,结构奇特。村中砖构的窑洞式宅院依山势而建,高低错落,环村一周的石板路将村庄围入其中,曾被国际古建筑学术界认定为山区空间扩张利用建筑体“天下第一村”。每年春节过后,师家沟就会迎来旅游旺季。
      除了山区空间扩张利用的巧妙构思,师家沟虽然家家相连、布局密集,但建成两百多年来,却从未发生过火灾,这也是“天下第一村”的另一处特色。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师家沟百年无“火”?
      师家沟极度缺水,早些年,依山而住的“师家人”连生活用水都要从山底的河里挑,就更别说储备灭火用水了。所以,从祖辈开始,不出现火星便成了村里不成文的规定。一代代“师家人”坚守着防火“接力棒”,使得消防安全意识在村民心中根深蒂固。
      随着旅游开发的进程加快,作为历史文化名村的师家沟村也成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为守护好身边的文化瑰宝,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汾西大队宣讲人员一个月至少要在师家沟村开展两次演练及火灾隐患排查和消防宣传培训。
      “各位游客进入景区,请注意防火安全,不要乱扔烟头……”“作为景区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环,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才能转化为平时的消防自觉。”2020年,该村在汾西大队的指导下建立了微型消防站,制订了完整的消防学习制度,配备了灭火防护服、灭火器、铁锹等消防设施,并聘请了近10名工作人员负责景区的消防安全工作。
      “消防站的队员大都是本村人,守护自己的家,再苦再累也值得。”师宗圣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的大部分家户从“老宅”搬到了新村。现在巡逻时,每每经过自家老院子,他都会多看几眼。也正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让巡逻队员们更加尽心尽责,守护自己的家园。
      景区把消防安全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景区内31处宅院设置了近百个消防沙缸和水缸,100余具灭火器,确保村中一旦发生火灾,消防站可以迅速处置。
      每年,汾西大队的消防救援人员都会不定期走进师家沟开展演练、排查隐患、进行宣传。
      古建筑内部建筑结构、各功能布局分区、周边道路、疏散通道、固定消防设施等方面都是消防救援人员要进行熟悉的内容。通过实地了解掌握安全出口的数量、可利用的水源和古建筑四周的毗邻情况,消防救援人员可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隐患登记造册、建立清单,则可以落实闭环管理。
      结合文物古建筑场所耐火等级低,随着开发可燃物不断增多的特点,消防救援人员向工作人员及师家沟村民讲解了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使用灭火器的技巧、用电安全等消防知识,并联合志愿者向参观游客传授“防火经”,叮嘱他们养成良好消防习惯,共同守护历史瑰宝。

    本刊记者雷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15期

    • 第2023-08-14期

    • 第2023-08-11期

    • 第2023-08-10期

    • 第2023-08-09期

    • 第2023-08-08期

    • 第2023-08-07期

    • 第2023-08-04期

    • 第2023-08-03期

    • 第2023-08-0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