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交界处,史称“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1985年建市,总人口219万,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辖城区、泽州、高平、阳城、陵川、沁水6个县(市、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城是全国文明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是联合国老龄所授予的“世界康养示范城市”,也是山西省唯一列入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的城市,素有“凤凰之城”“太行明珠”的美称。
作为全国首个“世界康养示范城市”和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永久会址,晋城有着天然独特的优势,气候宜人,养生环境天成,是名副其实的宜居之城、康养胜地。晋城市坚持把全市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文旅康养目的地来规划、建设、管理,加快构建“一核、两环、两带、多片”的空间布局,不断完善“示范区+大景区+百村百院+旅游路网”的康养产品供给体系,按照“全龄康养”理念,探索形成了医疗康养、社区颐养、文化润养、旅居度假、森林康养、运动康养、研学康养、乡村田园康养8种模式,擦亮了“晋善·晋美·晋城”城市形象。
来这里吧,追溯美丽古老的传说!
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愚公移山、舜耕历山、商汤祷雨……这些美丽而古老的传说都发生在这里。
阳城县析城山是《山海经》中的昆仑丘,伏羲氏部落曾在此活动。高平市羊头山是炎帝部落的聚居地,神农炎帝在此尝百草、播五谷,开启农耕文明。陵川县棋子山是围棋发源地,箕子曾在此观星谋棋。孔子北游晋国,在此留下“孔子回车”的典故。秦赵两国争雄,留下长平之战遗址等众多古迹。
晋城历来文风昌盛、人才辈出。北宋理学奠基者程颢曾任晋城县令,建程颢书院、传程派理学,形成“人人读书、家家向善”的民风。历史上共走出454位进士、9位状元,明代政治家、财政家、文学家王国光,大清相国、康熙帝师、《康熙字典》总修官陈廷敬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近代以来哺育了人民作家赵树理等名人名士。晋城是一片红色沃土,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建立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抗战名曲《在太行山上》在这里诞生,“长江支队”从这里挥师南下,建功八闽。
来这里吧,沉醉太行壮美的山水!
晋城地处北纬35度黄金宜居带,太行、太岳、中条三山环抱,沁河、丹河两河纵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1℃,夏均气温22℃,旅游舒适期长达7个月,每年夏季有30万游客在晋城避暑康养;年均降水量680毫米,是华北地区相对富水区;森林覆盖率40.3%,城市绿化覆盖率47.5%、人均公园绿地18.8平方米。
晋城是“古建博物馆”,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排在全国第4位;现存宋金以前木结构古建筑58处,占全国的1/3;还有22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古村落,特别是沁河流域分布着皇城相府、湘峪古堡、柳氏民居、砥洎城等117座古城堡、15万间明清古建筑,享有“西方古堡看欧洲、东方古堡看晋城”的美誉。
全市现有皇城相府、王莽岭、珏山等33家A级以上景区,其中5A级1家、4A级12家。作为中国·山西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永久会址,晋城正在不断丰富“示范区+大景区+百村百院+旅游路网”产品供给体系,全力推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叫响叫亮“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品牌。
来这里吧,领略大地丰厚的物产!
晋城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和煤层气生产基地,无烟煤探明储量312.2亿吨,约占全省的1/2、全国的1/4。尤其是3#无烟煤,摸不染手、抱不沾衣、焰如幽兰、发热量高,以“兰花炭”之名享誉中外。煤层气探明储量3706亿方,占全省的1/2以上、全国的2/5以上,2022年产量71.6亿方,“十四五”末可达到100亿方以上。
这里独特的地理气候孕育了丰富的药食资源,盛产100多种小杂粮、750多种中药材,陵川连翘、陵川潞党参、阳城山茱萸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蜂蜜、小米、黄梨等养生食品备受青睐。
这里手工业历史悠久,冶铸业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阳阿古剑”就产自这里,明清时期出产了全国2/3的钢针,晋城铁壶等特色佳品广受好评,“九头十八匠”久负盛名;这里是中国最北的丝绸产地,出产的潞绸是中国三大丝绸之一;晋城珐华器与平遥推光漆器、新绛澄泥砚被誉为“山西三宝”。
来这里吧,尽情绽放青春的芳华!
晋城是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荣获中国领军智慧城市,跻身中国城市数字化治理百强榜,获评全国优化政务(投资)环境优秀城市。
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一小时经济圈内有郑州、洛阳、新乡、焦作、济源、长治等6座城市,3000万人口,超3万亿GDP。在全省首家实现县县通高速,形成了“两横两纵一环五出口”的高速公路网络布局。在全国率先实现“1元公交”市域全覆盖,任何公交任何线路只需 1元就能乘坐。郑太高铁开通运行,50分钟到郑州、1个多小时到太原、3个半小时到北京;晋侯高铁正在争取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着力构建高铁十字架构。晋城机场立项获批,工程全面启动,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晋城的教育值得称赞。高考连创佳绩,近年来清华、北大录取人数保持在25人左右,近三年培养了5名全省高考状元。在全省率先实现小学至高中教育全免费。
来这里吧,见证晋城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晋城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全省第一方阵。GDP增速连续三年排在全省第一位,总量从2019年的第7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四位,三年净增近1000亿元;人均GDP达到10.5万元,排在全省第一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83亿元,三年翻了一番多;县域经济势头强劲,在全省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中,泽州、高平、阳城、沁水4个县(市)连续两年排在前10位;在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中,高平、泽州进入百强,阳城、沁水接近百强;新增贷款投放量达到219亿元,两年接近翻番,今年上半年达到329.3亿元,是去年全年的1.5倍。年度考核再创佳绩,在2022年全省4大类考核中,晋城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党建工作、营商环境3项为优秀,专项工作为良好,获得奖励资金全省最多;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获全省优秀等次;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示范区)连续两年考核均为优秀,全省唯一。
晋城聚焦绿色转型的示范城市、能源革命的领跑城市、对外开放的先行城市、数字经济的标杆城市、光机电产业的集聚城市、文旅康养的样板城市“六大战略定位”,用好系统化、市场化、生态化、特色化、精细化、品质化“六化工作方法”,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
晋城坚持以数字赋能传统产业,加快培育煤层气、光机电、文旅康养、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1+5”现代产业体系;全力实施总投资超千亿的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加快建设山水交融的现代化城市;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系统谋划实施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等一批重大牵引性工程,“晋善·晋美·晋城”城市形象更加亮丽。
来这里吧,尽享和谐平安的生活!
“平安”是晋城当之无愧的靓丽名片。连续5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三度捧回全国平安建设领域最高奖“长安杯”,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平安山西建设工作先进市”,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11年排名全省第一。
成绩是最好的证明。晋城市始终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置于高质量发展全局来谋划推进。一方面,以人民群众平安需求为导向,坚实构筑守护群众安居乐业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另一方面,织就“科技+群防网络”的防控网络,最大限度持续把巡防力量摆上街面,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让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
建成全省一流的市域社会治理中心,信访、仲裁、公证、诉前调解、法庭等18个业务单位入驻,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综治中心三大业务板块,实现了群众合理合法诉求“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解决、一条龙服务”,初步实现了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次,达到了“1+1>2”的效果。
晋城市政法机关扎实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聚焦打击、整治、保护、服务等方面,打好组合拳,创设一流营商环境,为全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文/郭志平 李江明
图/张全军 郭泽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