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要闻

“三个走在前”描绘新“枫”景

——临猗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纪实

  深化源头治理,让矛盾纠纷少发生甚至不发生,这是临猗县全县上下早已达成的共识和多年来努力的方向。
  走在临猗县的乡间地头、街头巷尾,处处可以看到如沐春风般的和谐画面——广泛开展了“法律七进”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普惠式心理服务活动,坚持网格基础信息完整准确到位、排查走访常态重点到位、分析研判运用到位,完善了村(社区)基层调解机制、三级矛调中心运行机制、上下左右联动机制。
  今年以来,临猗县按照省委政法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助力转型发展”专项行动要求,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三三”工作机制,实现了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化解前、化解走在激化前“三个走在前”的工作目标。

预防走在排查前
铲除矛盾纠纷滋生土壤

  “孩子放假期间,监护人要积极履行好职责,教育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近日,临猗县楚侯乡组织网格员、包村干部和到村工作大学生到辖区1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开展了进村入户宣传活动。
  今年以来,楚侯乡先后开展三次“法律明白人”培训讲座,努力将全乡所有网格员培养成“法律明白人”;在重点村开展法治宣传5场次,发放宣传手册画册600余份;开展社会治理大走访活动,乡村两级干部进村入户,收集信访矛盾32条、安全隐患33个、民生实事建议40件、发展建议75条;组织网格员、包村干部、到村工作大学生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活动,向未成年人和监护人宣讲法律知识。
  “楚侯乡有86家企业,仅外来务工人员就有2万多人,必须要让预防走在排查前,才能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楚侯乡坚持落实乡村两级综治中心要有效运转、网格化服务管理要切实有效、‘枫桥经验’做法要有效实施的‘三个有效’,总结形成楚侯‘枫桥经验’做法。”楚侯乡党委副书记罗致民表示。
  罗致民还说,为了确保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他们整合了信访、综治、司法、综合行政执法、法官工作站等多个职能部门,在乡综治中心打造“法治小院”,为群众提供信访接待、心理咨询、法律服务、司法调解、视频会见等“一站式”服务。

排查走在化解前
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网格内的功能区划分使用不同颜色进行标注,甚至网格内的铁路、水渠也画了出来……翻开嵋阳镇网格精细化管理规划图,各村居民区、村委会、小卖部、农资店以及机井、农田位置一目了然。此外,各村的网格架构图还对网格长、网格员、微网格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以及各村居家人员情况和在外务工人员情况也做了标注。
  嵋阳镇镇长李星云表示,嵋阳镇建立以镇综治中心为依托、17个行政村为支撑、45个大网格为框架的治理体系,以巷道为单元设立微网格438个,形成网格、微网格的组织架构,建立“网格长+网格员+微网格员”的网格人员构架,将全镇区域内的林田路井、河流沟壑、矿产资源等要素入网进网。网格长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网格员由各村分管平安建设的副职干部或者有威望的人员担任,微网格员由各巷巷长兼任,并且对街道和企业设立专职网格员,全覆盖贯通网格管理职责体系,着力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翻开嵋阳镇今年1至6月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台账,共有84起矛盾纠纷,其中有家庭纠纷、劳务纠纷、债务纠纷等,这些矛盾纠纷全部在镇里得到了化解。健全的网格设置和符合实际情况的网格员考核激励机制,为“排查走在化解前”提供了坚实保障。
  临猗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吕志军说:“全县共划分网格832个,在精细、科学划分网格的基础上,将网格内的人、地、事、物、组织全部纳入管理范围,第一时间收集信息并更新,实现重点人群全掌握、重点部位全看住、重点事情全防住。此外,每周对矛盾风险进行研判,每月、每季度进行汇总讨论,把握规律导向,及时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化解走在激化前
不伤和气解决矛盾纠纷

  2021年9月,因降雨量过大,临猗县某单位雨水无法及时排出,导致隔壁房屋部分地方出现裂缝。受损房屋户主吴某对房屋进行了维修,并要求某单位进行赔偿。10月26日,工作人员入户查看并上报地质灾害造成房屋出现裂缝一事。某单位作出“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书”,建议吴某通过诉讼解决问题。随后,吴某提出诉讼。临猗法院了解到吴某是残疾人且家庭困难,如果房屋损失启动鉴定程序,不但时间长且鉴定费用过大。在征得吴某同意后,该案被委派到诉调对接中心进行诉前调解。经多次调解,吴某与某单位达成了赔偿协议且履行完毕,案结事了。
  推进诉调对接,注重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真正让化解走在激化前。这是临猗法院传承与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诉源治理的创新举措之一。
  “我们主动把诉源治理工作融入地方党委、政府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充分发挥法院职能作用,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对接基层解纷力量,构建分层递进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路径,逐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基层预防化解纠纷网格,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临猗法院立案庭负责人曹志鹃说。
  此外,临猗法院还充分发挥法院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引领作用,通过搭平台、建队伍、立制度、强保障等措施,打造多元解纷大平台。目前,该院已与临猗县14个单位进行了对接,实现了各行各业有调解员,并聘请9名特邀调解员,完成全院诉前调解工作。今年以来,该院诉调对接中心共受理诉前调解案件1733件,办结1266件,调解成功率75.36%,实现了调解纠纷快速办理。
  临猗法院院长詹荐轩告诉记者,该院积极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工作,让群众不出村、不出社区就能一站式、低成本、高效率、不伤和气地解决矛盾纠纷。目前,该院驻全县14个乡镇、10个社区“法官工作站”陆续挂牌成立,由法官、法官助理入驻,扎实推进诉前调解进村、开庭进村、诉讼调解进村、信访接待进村、法治宣传进村的诉讼服务活动。


本报记者古红军 通讯员邢智轩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28期

  • 第2023-08-25期

  • 第2023-08-24期

  • 第2023-08-23期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21期

  • 第2023-08-18期

  • 第2023-08-17期

  • 第2023-08-16期

  • 第2023-08-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