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做很多次决定,有的决定像种子,一早就埋进心底,蕴养多年,只待一瞬间勃发。当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种子破土而出,青春便有了勇敢的标签。
6月,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怀揣着对消防救援事业的憧憬和对消防救援人员竭诚为民的敬畏,经过层层选拔,来到了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成为了一名政府专职消防员。
两个月来,新训队队员用热忱、坚持和汗水,开启了一段别样的青春之旅,收获了技能、友情和成长。
成长的道路上,少不了“名师”作伴。组训干部既严格又亲切,发现“新蓝”们训练中的“小毛病”,他们会及时运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化解,一丝不苟地纠正动作、讲解要领,只希望“新蓝”们速度再快些,动作再标准一些……还会在训练后帮助“新蓝”们放松身体,帮他们充电,更好地投入下一阶段的训练。
检验训练成果最好的方法是比武。新训大队适时通过3000米、俯卧撑、仰卧起坐、百米冲刺、5×400接力跑5个项目的比拼,检验队员们阶段性训练成果。队员们平时刻苦训练,赛时全力以赴。“新蓝”们在自己的奋斗舞台上,绘出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除了不断训练,提高专业技能,火热的新训生活也让队员们感受了大家庭的温暖和凝聚力。
生日会上,多才多艺的“新蓝”们纷纷登台亮相,共同营造着欢快愉悦的氛围。训练场上的惺惺相惜化作最暖的祝福,送给过生日的“新蓝”们,也送给在场的所有人。
不仅如此,为了能让新训队员安心训练,踏实工作,大队还专门为队员们安排了一次视频通话,让家属们及时了解队员的当前状态。这既是给父母的“定心丸”,也是给队员的“强心剂”,让队员们能够感受到来自队与家的关怀。
时光飞逝,不经意间,他们就成长起来了——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坦然。两个月过去了,从最开始的3公里15分钟到现在的5公里20分钟,日复一日的训练,队员们不怕苦、不喊累,挥汗如雨、勤学苦练、摸爬滚打,只为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政府专职消防员。他们的变化就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22岁的刘弋凡,入职前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家也属于典型的“公子哥”。刚进入岗前培训大队训练时,他的心里忐忑不安,害怕自己不能坚持下去,害怕自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害怕自己令父母失望。
但是他坚信勤能补拙,课余时间总能看到他“加班补课”的身影。通过自身的努力,并在班长、队友的帮助下,现在的他已经是“技能专家”,技能成绩每次拿第一,而且他决心在剩下的培训时间里更刻苦训练,要超额完成结业考核指标。
23岁的武千禧,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家族里三代从军,为国戍边。他从小立志报效祖国,大学刚毕业就坚定地选择了加入消防救援队伍。他明白成为合格的政府专职消防员光有理想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实际行动。入队前,他身体素质不是太好,这成为了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但目标已经明确,怎能止步不前。他不甘示弱,训练认真努力,体能跟不上就加练,腿磕破了、手磨出血了也不在乎,因为他坚信成功没有捷径,唯有不断奋斗。
如今的他,告别了曾经那个“白面书生”,圆梦消防,成为训练场上耀眼的星光,他因加入太原市消防救援支队而感到自豪。
脱下“橄榄绿”再披“火焰蓝”。23岁的王乐曾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服役期间,因表现突出,训练成绩优秀,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退役后,踏入红门,继续报效祖国,守一方安宁。现在的他可是区队有名的单双杠皆强的“杠王”。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使命已然在肩。他感慨道:“加入消防队伍面临更多挑战,我一定会阔步向前,以青春的气息乘风破浪,以滚烫的热血报效红门。”
23岁的付炜豪,几个月前,他本有着一份安逸的工作,但内心的声音告诉他,一定要圆消防梦。刚来岗前培训大队时,无论是内务还是体能都与其他队友差距较大。为了缩小差距,在内务上,他勤于向班长和内务优秀队员请教。在训练上,他脚踏实地,笨鸟先飞。
经过班长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他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训练和生活,褪去了青涩稚嫩,增添了成熟稳重。
……
他们是应届毕业生、退伍军人、社会青年,他们选择“火焰蓝”,只为责任与担当。新的挑战还在继续,只有不断刻苦训练、淬炼过硬本领、磨砺昂扬斗志,才能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职责使命。
全体新训队员用汗水诠释着勤奋,用手茧诠释着坚持,用不停奔跑诠释着日复一日的成长和蜕变,在训练场上展现出“新蓝”火焰般的激情与钢铁般的意志。
本刊记者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