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关振瑛)9月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专场,介绍全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有关情况。据悉,我省营商环境3.0版改革实施一年多来,各项改革稳步推进,5年规划实施的119项改革任务中已有73项全面铺开并取得积极成效,推出第一批18项创新示范案例,全省营商环境以点带面持续提升,法治环境、政务环境、信用环境、人文环境、要素保障环境“五大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会上,省委政法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书记苗伟介绍了我省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举措和成效。今年以来,省委政法委组织开展了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在从严惩治涉企违法犯罪、加强产权司法保护、提升法律监督质效、优化政法公共服务等方面提质增效。行动开展以来,各级政法机关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公正各项工作,不断提高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针对性、实效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稳定企业发展信心。安全是发展的基础,法治是安全的最大保障。政法机关始终保持对涉企涉营商环境犯罪的高压态势,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厉打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出台《政法机关服务保障金融业平安健康发展工作意见》,严防金融风险传导,全力服务实体经济。1—8月份,全省公安机关侦办涉企类黑恶案件4起,侦办合同诈骗、挪用资金、职务侵占、串通招投标、非法经营等经济犯罪相关案件776起,有效维护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公平竞争的环境秩序。
更加注重打击和保护并重,维护企业发展权益。政法机关坚决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在法律和制度上给予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同等保护。省委政法委制定出台了《山西省产权司法保护2023年行动计划》,统筹政法单位全面提升产权保护水平,切实保护企业财产权。不断强化涉企案件执行,截至8月,全省法院共执结涉企执行案件28508件,执行到位206.55亿元。
更加注重兼顾公平和效率,提振企业发展预期。法治的核心价值是公平正义,经营主体最需要的也是公平正义。全省政法机关通过深入开展涉企积案挂案清理、强化涉企案件法律监督、加强行政复议实质性化解、从严纠治政法干警损害营商环境等一系列工作举措,不断提升执法司法质效和公信力。1—8月,全省法院一审各类民商事案件130117件;检察机关办理涉民营企业债务纠纷、股权分配、知识产权等民事监督案件838件;办理与营商环境有关的市场监管等行政监督案件83件,司法保护和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法治护航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更加凸显。
更加注重协调管理和服务,回应企业发展需求。政法机关持续深化常态化入企服务和“放管服”改革,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优化涉企诉讼服务、深化公安政务服务、推进司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提高企业的法治获得感、满意度。今年以来,全省法院网上立案12.06万件,电子送达52.81万次,多元解纷平台调解涉企纠纷18536件,最大限度为企业节约诉讼成本。公安机关开展“一门通办”试点工作,不断优化出入境、公安交管等服务。司法行政机关将6个司法行政审批事项全面下放市一级,8个审批事项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审批时限由法定20个工作日缩减为12个工作日,进一步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
下一步,全省政法机关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扛牢新使命,培育新动能,不断优化我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努力让法治成为山西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