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要闻

我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本报讯(记者王雪)“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全省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持续夯实生态环境支撑,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9月1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场发布会,同时也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专场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全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武耀文介绍,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争取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8.3亿元,实施了逾百亿元的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其中,总投资81.8亿元,完成汾河流域水土流失等各类治理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有效保障了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投资20.8亿元,实施了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重点城市和黄河流域重点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完成修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2400多个图斑,治理面积达67平方公里。特别是今年争取了3个总投资66.7亿元国家级的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项目。
  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冠军表示,2023年以来,全省各级林草部门突出扩绿、经营双“提质”和省直林区、自然保护地双“升级”两大转型主攻方向,持续提升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山西省禁牧轮牧休牧条例》实施,100万亩未成林地封山育林项目启动实施。截至目前,全省共形成森林草原火情41起、火灾1起,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0.9‰,成为近年来火灾发生次数最少、资源受害率最低年份。开展全省打击毁林毁草专项行动,2013-2021年违法案件查处整改实现“清零”。指导吕梁、忻州2市黄河流域国土绿化项目纳入今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范围,成为全国5个连续3年通过竞争性评审获得国家支持的省份之一。
  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保护监察专员(副厅长级)、新闻发言人王义成介绍,省生态环境厅高规格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相关省委常委和副省长任副组长的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统筹指导,实行专项督办,高位推动整改落实。坚持“台账式管理、清单化调度、定向化督办”,压实责任、一抓到底,一批违法违规项目被叫停,一批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得到实施,一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一批绿色生态产业加快发展,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有效解决,整改落实工作迈出坚实步伐。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8月下旬已对晋中、吕梁、运城开展进驻督察,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将对阳泉、长治、晋城开展督察,进驻时间约30天,重点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部署贯彻落实,推动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聚力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着力推动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持续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14期

  • 第2023-09-13期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11期

  • 第2023-09-08期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6期

  • 第2023-09-05期

  • 第2023-09-04期

  • 第2023-09-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