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要让你“听”见,爱要让你看见。对于“90后”民警雷雨田来说,手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追寻为民服务的一项技能。
雷雨田毕业于南京警察学院,2021年进入阳泉市公安局矿区分局马家坪派出所工作。从警时间虽短,但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本事可不小。工作至今,雷雨田共处置涉聋哑人警情60余起,帮助听障群众150余人次。
今年4月17日,正值雷雨田值班,两名男子用手语比划着走进马家坪派出所。学过手语的雷田雨看出两名男子是聋哑人,于是用手语询问他们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原来,两人想从自助取款机取钱,但因听不到提示音,无法正确操作,便到派出所寻求帮助。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派出所真有会手语的民警。雷雨田和两名男子前往附近银行,帮助二人取出了现金。“他们虽然无法用语言表达,但临走时却不停地用手语表示感谢。”雷雨田说,每次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心里都很有成就感。
大学时,因对手语学习的热爱,雷雨田专程拜师学艺,利用公休日和节假日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学姐担任助教,还在南京各地进行手语普及教学宣传。学习一年后,他考取了国家手语翻译员证书,并在南京义工联合会担任手语教师。在校期间,他利用手语专长,结合专业知识,主持完成聋哑人犯罪领域相关研究,并借助此研究项目及论文,获得公安部及教育部相关奖项。2021年,他还被郑州警察学院公安基础教研部聘请为实战教官。
在节假日,雷雨田专门拍摄手语祝福视频;在安全宣传视频中,配入手语翻译窗口;成功参与多起聋人被害人调查取证工作……从事公安工作以后,手语架起了雷雨田和听障群众间的桥梁,也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特殊技能的意义。
“派出所有位会手语的警察。”帮助的人多了,来找他的人就更多,雷雨田便为辖区听障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免费翻译服务,还建立了互助微信群,为听障群众就业、就医、法律援助等提供帮助。
都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雷雨田与群众的一段段“掌上对话”,让美好悄然发生。他告诉记者,手语只有在长期交流和使用的情况下才会熟练,否则很容易遗忘。他将继续练习、精进,并把实际工作与之结合起来,更准确地表达专业术语,帮助更多的群众。
本报记者孔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