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综合

“超长待机”的城市守护者

  朔州市地处晋蒙交界,是汉文化和边塞文化碰撞融合之地,境内寺庙及历史文化遗存较多。距今1300多年的崇福寺,始建于1195年的应县木塔,地处金沙滩与洪涛山交界的崇国寺等都属于消防重点单位。朔州消防坚持防患于未“燃”的理念,与相关单位签订了安全服务协议,定期检查消防设施设备,查漏补缺,提出整改消缺意见,并及时跟踪回访。为了确保景点安全,在游客流量大的重要节庆节点,大队增派消防员配合工作人员对园区进行巡护。
  中秋、国庆“两节”期间,记者走进朔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近距离感受消防员的训练、工作和生活。

以队为家一家亲

  这次采访,记者的第一对接人是朔州市消防支队开发区大队教导员、党委书记薄成玺。初见薄成玺,第一印象是年轻、干练。年轻是直观印象,干练则来自于现场“旁听”了他的工作安排——详细具体,简明扼要,条理分明。
  那天有个消防员闹了点情绪,进来的时候,一脸惆怅。薄成玺一番教导,消防员蹙着的眉头舒展了,脸上的线条柔和了许多。临出门时,消防员还礼貌地冲记者点头微笑。
  记者说:“年轻的消防员需要多多教导。”
  薄成玺说:“得对症下药。年轻人单纯,得从吃的好不好,训练苦不苦关心他们,从安全、职业道德方面引导他们;老队员家庭负担重,实际困难多,关怀疏导还得多一些。”
  原来,教导员还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老师。他说,消防队伍是个特殊的集体,消防员一年十二个月待在队里,必须以队为家……家要有家的样子,当家人要有当家人的样子,该操的心,必须操心到位……
  伙食,不仅是体力的补充,更是精神的滋养,情感的维系。消防员体力消耗大,吃好也是工作的需要。在国家规定标准的大框架下,大队在伙食上严格管理,做到了花样与营养兼顾,让消防员吃出家的味道,吃出家的温暖。为了更好营造“家”的氛围,消防员还轮流到食堂帮厨,学习厨艺,亲手制作美食。每逢节假日,由厨房牵头,邀请消防员们参与制作节日特有的食品,共庆佳节。今年的中秋节,大队就邀请驻地的家属和消防员们一起做月饼,活动现场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此外,“两节”期间,为了丰富消防员的业余生活,大队设立了“红门影院”,开设了歌房,让消防员们在紧张的训练之余放松身心。健身房、台球厅、乐器室、棋牌游艺室、电教室、图书室、茶吧等功能区域,不仅满足了消防员们的兴趣爱好,也有助于发挥各自的特长。
  今年的“两节”薄成玺依旧在队伍里度过,和这些年轻的队员一起守护万家灯火。

危难之处显身手

  记者曾在抖音上刷到过这样两条视频,一名朔州消防员俯身跪地,以背为梯,将困在电梯的孕妇救了出来。另一条是被救助孕妇捧着锦旗送到消防队,哽咽着说,自己一百四十几斤的体重,踩下去的时候特别心疼……评论区,不少粉丝留下“凡人之躯,比肩神明”“哪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的评论,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这次采访,记者见到了视频中的消防员罗铜铜。
  罗铜铜是朔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振武街特勤站的一名消防员,作为朔州消防的尖刀队伍,罗铜铜和战友装备精良,技术精湛,24小时执勤备战,365天箭在弦上。今年的“两节”,特勤站全员坚守岗位。
  小罗说,那是发生在2021年12月7日的一件事。晚上快七点的时候,有群众报警求助,说开发区一小区电梯故障,孕妇被困。他们一行5人火速奔赴现场。当时电梯轿厢被困在11-12层之间,随着故障电梯的剧烈抖动,被困半个多小时的孕妇情绪极不稳定,压抑的啜泣声特别揪心。在消防员的安抚下,孕妇逐渐消除了紧张和恐惧。当消防员切断电源,打开电梯外门,掰开轿厢内门的时候,轿厢地板与轿门之间一米五六的距离却成了孕妇脱困的最后障碍。那一刻,罗铜铜毫不犹豫地俯身跪地,以自己的脊背当脚垫,托举起了那名孕妇。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而消防员,在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不惜以血肉之躯,做脚垫、做人梯、做桥梁、做墙做堤,把一切置之度外,却将信仰高高举起。
  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面对水与火的挑战,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一句话:我们不上谁上!
  朔州支队水域救援力量薄弱,张源就专门学习了潜水技术。张源干消防已经13年了,这几年,承担了不少水上救援任务。面对一起起惨剧,面对鲜活生命的消殒,张源的内心被深深触动,无法平静。于是,他积极学习各类急救知识,参与各类社会培训,为全社会增强安全意识尽心竭力。这其中,也有作为父亲的担忧和温情。
  张源家在长治,记者问:“一年回一次,3岁的孩子认得你吗?”
  张源说:“孩子一岁的时候刚开始认人,回去想抱抱他,很警觉地躲我,往妈妈或者爷爷奶奶身后躲。每当这种时候,媳妇儿会说,娃把你当坏人了。好不容易熟悉了,孩子愿意主动亲近了,离归队的日子也不远了。现在好了,孩子都会打微信视频了,视频的时候都轮不上他妈妈说,孩子霸屏。每次挂电话,还都很礼貌的说一句,爸爸辛苦了,注意安全。今天是中秋节,孩子还多说了一句,爸爸节日快乐。”

铁血男儿也多情

  消防员们总是缺席着很多重要时刻,不用说每年的节假日,即便是谈恋爱,也是那么雷厉风行。薄成玺说,从谈恋爱到结婚,两人只见过3次面。与教导员一样,消防员的爱情没有太多花前月下的浪漫,但只要声气相投,只要爱着,隔着手机屏也能传情达意。
  特勤消防员陈红斌的未婚妻本来是学建筑的,在西安有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但为了他,毅然回到了朔州,从事了幼教工作。
  他们的婚事起初并不顺利,女方家人一听说闺女和一个云南小伙,而且还是个消防员谈恋爱,集体投了反对票。但姑娘有主见,硬是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父母松了口,答应见一面。没想到这一面之后,家人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作为骨干处置过京玉发电厂锂电池事故的陈红斌谈吐成熟,举止稳健,让二老很是欣慰。之后,家人便总是提示女儿,什么时候让小陈来家吃个饭呀。
  结婚之前,陈红斌还要完成一个手术,治好自己的腿伤。虽然消防员的每一处伤痛都是一枚勋章,但荣誉属于职业。作为丈夫,他要以健康的身体去迎娶新娘。
  2019年,参加全国火焰蓝比武,陈红斌的腿受了伤。好强的他以为没事,缓了几个月,自我感觉好转了,没想到,2022年比武训练时疼痛复发,而且严重加剧。当时的比赛科目是百米障碍救助,一组两人,为了不拖累搭档,陈红斌忍着剧痛坚持完成了比赛,并且取得了全国第八的优异成绩。
  归队后到医院检查,结果是陈旧性骨折。陈红斌的婚礼已经提上了日程,这个敢于纵身跳进火场,抢出煤气罐的云南小伙对即将到来的手术一点都不担心,那只是他幸福生活的前奏。谈起节日里也无法见面的爱人,他刚毅严肃的表情里荡漾着男子汉的柔情,那双闪闪发光的眼睛里,有藏不住的甜蜜和喜悦。
  采访结束,和消防员们大都已经熟络,记者和这些蓝朋友说“谢谢你们!”这句话里有对他们配合采访的感谢,也有对占用他们休息时间的歉意,更多的则是作为一名普通群众,对消防员的崇高致意。衷心祝愿消防员在守护一方平安的同时,都能拥有幸福圆满的人生。


本刊记者樊永吉 通讯员杨晓兰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0-10期

  • 第2023-10-09期

  • 第2023-09-28期

  • 第2023-09-27期

  • 第2023-09-26期

  • 第2023-09-25期

  • 第2023-09-21期

  • 第2023-09-20期

  • 第2023-09-19期

  • 第2023-09-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