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帮扶是推进统一戒毒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虞乡戒毒所在坚持做好所内教育戒治工作的同时,依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指导站,通过禁毒宣传教育、出所人员后续照管、帮扶困难戒毒人员等社会化延伸措施,护航衔接帮扶“最后一公里”,取得了良好成效。
禁毒教育获好评
虞乡戒毒所阳光宣讲团联合运城5县市禁毒委、团市委、公安局、教育局等单位,先后走进运城市农村信用社、临猗合欢社区、永济中学等场所,采取课堂讲解、情景剧、互动游戏、三句半、快板等形式,开展了全谱系、全类别、全方位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以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为载体,该所大力推进禁毒宣传校园行活动,得到了学校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戒毒人员张明回归社会后,通过抖音开展禁毒宣传,用直播的方式现身说法,取得了积极效果。
就业安置解难题
依托戒毒场所自身优势资源,该所建立了虞乡农场葡萄就业基地、虞乡农场羊场养殖就业基地等,为社区康复人员以及“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三无”人员提供回归社会的就业服务。
戒毒康复人员赵强曾是一名瘾君子,在虞乡戒毒所解戒后,就近选择在虞乡农场葡萄就业基地工作,不仅平稳度过了复吸危险期,还解决了生活和就业难题。
帮扶照管塑新生
在后续照管工作中,虞乡戒毒所积极联合运城5县市公安局、禁毒社工、街道社区等,定期分析社戒社康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时跟踪帮扶。同时,第一时间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专业指导,协调民政、人社、卫生、教育等有关部门,落实社会保障、技能培训、临时救助等措施。在这些“硬核”措施的加持下,该所进而培树典型,实现了帮扶一个、影响一片的效果。
杜雨是社戒社康人员之一。出所后的他无人照管,生活失意、心态失衡。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该所心理咨询师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其修复了家庭关系。但好景不长,杜雨因突发脑梗,生活再次陷入困境。庆幸的是,该所民警及时为其申请了一次性临时救助金,解决了杜雨的燃眉之急。正是有了虞乡戒毒所的帮扶照管,杜雨的生活重新焕发了生机……(文中戒毒人员均为化名)
本报记者韩亚超 通讯员翟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