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办案程序开展监督是案件管理机制改革的显著标志,如何加强对检察官办案流程的监督以确保案件质量、维护司法公正,这是检察机关当前面临的新挑战。近年来,临县人民检察院牢牢扭住案管工作的“牛鼻子”,抓好常规工作,突出亮点工作,严把案件收案关、审查关、决策关,积极构建新时代案件管理新格局,全力让案管工作成为推动检察监督持续向前的重要动能。
收案秉持“要严又要准”
什么样的案子可以顺利进入办案环节,怎样保证检察办案入口规范合理、依法有序,使案件从初始阶段就可以“扎稳脚跟”,临县检察院积极适应最高检“质量建设年”新要求,找准工作着力点、结合点和切入点,探索建立完善受案审查、工作台账、案件流转等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将不符合受案标准的案件一律挡在门外,让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跟进改革需求,推动监管配套。临县检察院为服务和保障司法责任制改革,制定了入额院领导办理案件实施办法,完善入额院领导办理案件的季度定期通报制度,规范对领导办案的监管。全院建立全覆盖全留痕司法档案管理制度,确立“谁办理谁填录、谁审核谁监督”基本原则,从细化亲历性办案事项和监督节点入手,将证据复核、甄别等体现办案亲历性的指标细化为审看光盘、复验现场等数十项事项,覆盖办案节点和全过程。
不断创新机制,打造全覆盖、全链条涉案物品管理体系。案管部门切实履行对涉案物品的监管职责,通过核查侦查终结报告和相关法律文书,对侦查机关随案移送和检察机关办案部门扣押、冻结的涉案物品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涉案财物入库、在库、出库管理定期清查工作机制,实行“一周一检查、一月一盘库”,确保涉案物品及时、依法、规范处理。
严把案件“进出口关”,推动办案质量和效率双提升。临县检察院依托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充分履行统一收案、受案审查、案件分流、案件换押和送案核查等职责,切实把好案件的“入口关”和“出口关”。该院出台送案规定、与公安机关衔接电子卷宗移送工作的规定、送案审核规定等相关制度,从案件管辖、卷宗材料、涉案财物、系统报送等方面进行了专门规定,保证案件流转及时,促进办案规范有效进行。落实随机分案分配机制,从源头上防止产生关系案、人情案。
审查凸显“动静”相结合
动态监管全面审查是确保案件始终在法治轨道内平稳运行的有效手段。临县检察院案管工作以科技赋能为支撑,以质量评查为抓手,动态与静态相得益彰,力求案管工作不留死角、全面覆盖。
以动态监管全面审查,让案件少出错、不出错。临县检察院坚持“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的工作理念,规范数据管理,加强对案件的日常预警监督,落实流程监控日志机制,加大网上系统巡查的次数和频率,进行统计数据与案件在系统内节点状态的经常比对。对受理的每一起案件,从受案至结案整个过程实行专人把关、跟踪、预警、催办和监控,做到流程管理不间断、不离线。
常态化开展案件评查,守牢案件质量“生命线”。临县检察院充分发挥案件管理部门主导作用,综合运用常规抽查、重点评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开展评查,对案件质量坚持每月一次常规评查,每季度进行重点案件评查,每年对专项行动中办理的案件进行专项检查。针对评查中存在问题较多的案件,要求业务部门一案一剖析,对共性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方案,限期整改,杜绝其他问题再次发生。
该院案管部门在落实数据监管责任的同时,依托小课堂、数据通报等形式反哺业务部门,进一步强化案卡填录的培训指导。截至目前,对业务部门干警培训10余次,辅助提高各部门系统使用和信息填录的规范化水平。
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案管工作作为衡量案件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其数据“指挥棒”作用不可或缺,以业务数据的精准分析研判,助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抓实抓细业务数据分析研判,着力提升办案质效。临县检察院案管部门制作业务数据分析研判报告,围绕考核指标,通报全院月度、季度业务数据主要评价指标运行情况,对标位次排名,对业务数据指标的升降、变化异常问题从横向、纵向两方面逐项分析,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改进措施进行说明,以供院领导和各业务部门参考,促进科学决策。
根据案管部门的业务数据分析研判报告,该院业务部门及时召开会议,分析本部门数据提升或下降情况,找准找实原因,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改进措施,做到立行立改,增强补弱,促进各项业务齐头并进。2022年以来,该院立案监督、捕后案件效果、追赃挽损工作等主要指标都处于全市先进行列。
加强对数据问题的后续跟踪,才能做好“后半篇文章”。该院案件管理部门强化对分析会后重点指标运行的监控、预警和提醒,定期通报院领导、部门负责人、员额检察官,做到精细抓和抓精细相结合,促进业务部门跳出本院看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行动有纲,尽快补齐短板,促进检察业务提质增效。
发挥窗口作用展示阳光检务
案管工作因其直面群众、直面诉讼参与人,历来被看成是检察机关的一扇窗口,窥一斑可知全豹。临县检察院案管部门在案件受理、律师接待、检务公开、群众来访方面建立“一站式”服务,优化窗口服务意识,让便民惠民看得见,充分展示阳光检务的新形象。
案件受理“一站式”。该院充分依托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及政法跨部门大数据等信息化平台,将案件受理与12309进行资源融合,对受理的案件进行全程管理、动态监督、案后评查、综合考评,进一步强化了内部监督制约。
律师接待“一站式”。该院开辟律师阅卷、律师异地阅卷“绿色通道”,设置律师接待专门窗口,将12309热线、12309中国检察网与律师接待职能整合,专人负责受理、协调、办理律师阅卷、来访相关事宜,切实保障律师诉讼权利。2022年以来,共为律师提供阅卷182次。“以前到检察院查阅案件卷宗,至少得花半个多小时办理相关手续,现在只要到窗口提交申请就可以直接去阅卷室进行电子阅卷了,特别方便。”经常到临县检察院办理业务的高律师表示。
深化检务公开工作“一站式”。该院依托12309公开听证室、检察长接访室、远程视频接访室等功能室,建立健全第三方力量参与化解工作机制,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律师等通过召开公开听证的方式对拟不起诉、立案监督等案件进行公开听证,积极运用公开听证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着力促进案结事了人和。2022年以来,共召开公开听证会53次,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181人次。依托12309中国检察网,按照应公开尽公开原则,公开法律文书14份。
群众来访“一站式”。该院保障群众信访有人管、电话有人接。按照“应办即办”,在12309大厅设置专门接待窗口,严格执行7日内程序性答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规定,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只进一次门”就能办成事。2022年以来,共接待来访群众100余人,息诉罢访率为100%。
临县检察案管部门始终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努力把案件管理做成强项、做成精品,大力推进案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以此服务和引领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李婧 通讯员刘琪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