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瑾)今年以来,沁源县灵空山镇针对辖区内村庄多、流动人口多、风险隐患大、治理任务重等实际,应用数字支撑,打造“一中心”“一张网”“一系统”,通过“一网通管、一屏通览”数字化管理,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难度大、矛盾化解压力大等难题。
资源融合“一中心”,实现乡村治理信息化。灵空山镇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资源整合、互联共享、便民实用的原则,示范打造了全镇综治调度指挥中心,聘请第三方机构定制开发了综合治理调度指挥平台。实施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智慧安防等工程,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全镇12个行政村、4个搬迁村、9家工业企业的高点监控、电子摄像、电子屏幕整合利用,铺挂专线、光缆,租赁云主机,构建了集治安保卫、护林防火、河道防汛、交通安全、应急处突、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于一体的联防联控平台。推广应用“智慧综治”管理终端,安装“云喇叭”,覆盖大街小巷、田间地头,让政策“千里传音”,让调度“一呼百应”,全面提升乡村治理信息化水平。
精心织密“一张网”,实现乡村治理精细化。灵空山镇科学编制全域资源要素数字地图,把人、事、物划分到全镇16个一级网格、25个二级微网格,实现“镇-村-网格”三级联动。建立网格员职责清单,把人员、资源、经费全部下沉到网格,为41名网格长、网格员配置“和对讲”互联设备。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开展巡查监管,动态监测护林防火、安全生产、私挖滥采等,对辖区内孤寡或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进行重点关怀、上门服务,让服务精准贴心,将防范关口前置。持续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实行干部坐班接访、包案制度,并做好重点人员管控,努力做到不漏管一人、不失管一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信息汇聚“一系统”,实现乡村治理智慧化。灵空山镇最大程度用好用活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构建镇、村两级“1+16”数字乡村治理体系。依托综合治理调度指挥平台,加大对水电、社保、医疗、教育、养老等农村公共服务的集成整合,开发“民呼必应”小程序,常态化提供就业培训、招聘信息、金融服务、政策宣传等惠民服务,把数字服务融入群众生活。提升服务效能,及时将民政救助、低保评定等惠民政策的办理流程、资格条件、评定结果公开发布,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加强搬迁“四村”数字化服务,实时统计搬迁率、安置率、就业率等民生信息,对搬迁后的复垦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托管,对托管地块耕、种、防、收四个环节进行数字化、精细化管护,助力乡村治理智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