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基层

勇于担当善作为 忠诚履职保平安

——吉县公安有力维护全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工作综述

  • 临汾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希亮深入吉县公安局调研指导工作,吉县县委书记赵松强参加调研。

  • 吉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牛永福,县委副书记安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强晓辉,县政协主席李桂萍等县领导赴吉县公安局走访慰问一线民辅警。

  • 吉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波,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丽青接访。

  • 吉县公安局民警帮助行动不便老人

  • 吉县公安局民辅警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中巡逻夜市烧烤摊

  • 禁毒大队民辅警宣传禁毒知识

  •   临汾吉县,全国有名的苹果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在这块近1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一群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日夜守护群众,他们就是吉县公安局全体民辅警。
      “作为一名公安民警,我们的初心就是保证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使命就是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这是吉县公安局民警说得最多的话。近年来,吉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临汾市公安局的大力指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把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以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公安队伍为契入点,以夯实平安基础为中心,以筑牢安全防线为牵引,以实现保民安、护民康、保和谐、促发展为目标,全力增添平安底色,提升群众幸福成色,在推动吉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进程中绘就出绚丽多彩的公安篇章。

    抓党建 促队建 赓续红色资源

      “我们不仅是公安民警,更是共产党员,要把红色基因渗透到血液骨髓,用红色文化育警铸魂。”吉县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丽青说。
      近年来,吉县公安局坚持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努力抓好公安党建,引领队伍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
      一是夯基础、提能力,激发动力。该局党委班子高度重视公安党建工作,围绕推动公安党建趋向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这一目标,多次召开党委会议,研究解决制约公安党建发展的瓶颈问题,制定出台了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基层支部“三会一课”。同时,通过认真考察、民主推荐等方式让有素质、有能力、善作党务工作的民警担任基层支部支委,激励中层干部、党员民辅警为公安建设建言献策,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最大限度地凝聚警心、汇集警智、夯实基础。
      二是强素质、激热情,传承精神。吉县公安局积极传播红色文化,通过组织党员民辅警参观革命教育基地,聆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激发党员民辅警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筑牢忠诚本色上下功夫,该局通过组织党员民辅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支部学习讨论交流心得体会,激发民辅警敢于担当、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三是抓廉政、强监督,树立形象。吉县公安局党委依托清廉吉县、清廉公安机关建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开展了肃清流毒活动,充分运用内部典型实例,教育引导公安民辅警构筑坚不可破的廉政铜墙。同时,在重要节点、重点时段出台规章制度,加强机关和一线单位的督导检查力度,从严从实纠治影响优化营商环境的问题,努力营造环境优良、服务热情、作风过硬的良好形象。
      四是出措施、暖警心,凝聚警力。吉县公安局党委本着让广大民辅警切实感受到关心和温暖这一原则,坚决贯彻执行民警带薪休假机制。在重要节点和重要节假日,由主要领导带队,慰问坚守在一线工作岗位的民辅警,力所能及地为生活困难的党员民辅警解决实际困难。为缓解民辅警的工作压力,该局还定期举行心理辅导活动,在警察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等节日,通过举办丰富多采的活动,激励全警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2023年吉县干部职工运动会中,该局代表队勇夺拔河比赛第一名,篮球比赛第三名,充分展现了吉县公安局勇争一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听民心 抓源头 创新警务运行机制

      近年来,吉县公安局注重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警务围着民意转,服务围着百姓转,让警民互动更进一步,让为民办事效率更快一步。
      吉县公安局聚焦日均警情少、年均案量少的“两少”特点,探索建立了1个党委成员调度群,7个基层派出所调度群,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中层领导“三级领导”提级对警情进行阅示的“1+7”警情调度模式。按照一般警情所队调度由中层领导阅示、疑难警情党委调度由分管领导阅示、重大敏感警情由局主要领导直接调度的程序,在接处警阶段即对警情进行分析筛选,努力做到准确处置每起警情。2022年以来,该局共接警16324起,处置有效警情2638起,切实解决了有案不立、压案不查,选择性办案,滥用强制措施等顽瘴痼疾。
      前端管理、同步审核,合成作战、扁平指挥,这是吉县公安提升办案质效的又一秘籍。所谓“前端管理、同步审核”就是在案件受理后,案管中心民警提前审核相关证据,并对办案人员证据要点、审讯策略进行指导。完成证据收集后,办案人员第一时间将证据交法制审核,案审民警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依法为侦查部门提出科学、合理的审核意见,引导侦查机关依法开展刑事侦查活动,实现取证与指导同时进行,进一步提高了办案效率。一旦有重大案件或新型犯罪发生,则立即启动“合成作战、扁平指挥”工作机制,由“一把手”亲自指挥,指挥中心、网安、刑技及侦查部门迅速组建专班,做到上下联动,警令畅通,高效侦办。近年来,吉县公安局运用这一秘籍侦破许多经典案例,受到公安同行点赞。
      此外,吉县公安局大力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全县民辅警全覆盖走进73个村(社区),了解社情民意、宣传法律知识,全心全意为群众办事、解忧、纾困。同时,利用警营开放日、中国人民警察节等重点时节,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以及服务对象,召开警民共建座谈会,主动向社会各界汇报工作,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制订整改措施,完善各项服务制度。2022年以来,该局探索实施便民利民措施5起,调处矛盾纠纷48起,上门办户办证220余份,收到致谢锦旗14面。该局刑事侦查大队还荣获了“山西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

    抓重点 强手段 严打各类违法犯罪

      历时40余天,深入跟踪侦查重要警情,核实线索200余条,形成材料30余万字,分析研判电子数据190余万条,侦办强奸、猥亵系列案件,有力惩治违法犯罪;仅用23天,重新勘查现场、取得关键证据,成功告破3年前由于无法证实被害人与现场物证的因果关系、无法认定故意杀人事实的“李某某呋喃丹中毒死亡案件”;第一时间成立专案组,连续奋战5天,跨越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等五省十二市,成功抓获“2·14”系列盗窃案的两名犯罪嫌疑人,追回财物若干,使这一系列的跨省盗窃案在较短时间内得以告破;成功捣毁一个跨晋陕宁三省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团伙,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涉案金额高达200余万元。这些案件都是吉县公安局探索打击刑事犯罪新手段,取得的丰硕成果。
      此外,吉县公安紧盯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电信网络诈骗、涉毒、盗窃等案件,坚持露头就打、重拳出击。一是针对重大案件,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专案小组,由分管局领导带队,组织召开案情研判分析会,确定侦查方向及侦查手段。二是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倾斜,为侦破案件、成功抓获嫌疑人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三是遇有重大刑事案件,邀请县检察院、局法制管理大队提前介入,全程指导案件侦破、关键证据收集工作,确保案件定性准确、量刑准确。四是围绕增强案件侦破能力这一目标,在侦破影响力较大的案件后,组织刑事、治安等部门开展集中研讨,进一步弥补查办案件过程中的短板,全面提升案件侦破效率。五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激发刑警、治安警内在动力,对在第一时间侦破案件并抓获犯罪嫌疑人,以及追逃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政治和物质奖励。
      在打击刑事犯罪方面,吉县公安局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实现了现行命案、两抢案件“零”发案,命案积案全部“清零”;全县破案数、打击人员总数、返还涉案资金数、群众受益数全部上升;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步提升,切实在吉县辖区构建起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抓法制 促规范 努力提升公信力

      吉县公安局按照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公安执法权力运行机制的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是严格落实刑事案件“两统一”和执法状况四级研判分析机制,深入推进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实体化,着力打造“内部监督+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大监督体系,稳步提升执法公信力。
      二是深化“两统一”衔接机制,对于行政机关移交案件、纪委监委线索转办均由案管中心统一审查接收并指派。自侦案件提请批准逮捕、移送审查起诉、邀请公诉机关提前介入等工作均由案管中心对接。案管中心与侦查部门全力协作,充分发挥规范案件管理、提高办案质量的职能作用,既是监督案件办理质量的“质检员”,也是引导依法侦查取证的“教练员”,让案管中心真正成为案件质量的评估中心、数据采集中心和流转协调中心。
      三是全力推进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实体化、常态化、规范化运行,努力打造成集共性问题、个性问题、类案分析于一体的研讨、决议、处置平台。紧盯执法源头管控、案件办理、执法办案中心使用、涉案财物处置四个关键环节,全程留痕、过筛监督。针对局党委制定的重要执法制度,提前预警重大、复杂、疑难案件侦办工作,不断提升公安执法公信力。自2021年以来,该局共召开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议21次,成功办理疑难案件29起,研究处置县域敏感案件25起。
      四是完善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对内,该局建立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对案件审核、信访办理、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执法评查,形成事前预防、控制,事中监督、制约,事后整改、查处的执法监督体制。对外,充分运用检公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分析总结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典型、敏感案事件进行研究和讨论,促进检公同向发力,及时跟踪督促落实检察机关提出的补充侦查意见、监督意见、检察建议,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经得起时间检验和历史考验。

    抓服务 提效率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2022年4月17日23时35分,吉县公安局壶口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雷家庄半坡中石油煤气层施工现场,因合同纠纷产生冲突。派出所民警接警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一方面了解现场具体情况,一方面组织警力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有效劝阻。通过先期工作,在了解了发生矛盾的症结根源后,派出所组织双方当事人运用基层调节机制,耐心细致地做好双方工作,引导双方当事人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考虑和处置矛盾,最大限度地理解对方,最终促使双方于4月18日凌晨3时许达成共识,签订了书面协议,矛盾得以化解。
      吉县壶口派出所坐落在壶口瀑布5A级旅游风景区,如何更好地服务游客,体现吉县公安热情好客、以人为本的观念,成为摆在壶口派出所面前的一道难题。面对困难,在吉县公安局党委的大力支持和重视下,派出所把服务好景区治安、确保游客人身财产安全作为第一要务,通过推行“五小警务”机制,建立流动警务室,深入推进警民联防巡防体制等方式确保壶口景区秩序井然。首先,派出所围绕景区治安管理和服务游客两大课题,推行“办小事、破小案、化小矛盾、息小投诉,帮小忙”的“五小警务”,加大景区巡逻密度,确保游客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能很快找到民警,做到“服务游客零距离、服务时间零延误、服务态度零投诉”。其次,壶口派出所打造集巡逻防控、便民服务和涉旅警情快处、涉旅案件快破、涉旅乱象快治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流动警务室,争取局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在景区布设多辆警务巡逻车,每辆巡逻车配备相应的设备,依托科技手段,将服务向群众身边前延,做到警务服务就在身边。为最大限度的防范刑事、治安案件,派出所整合景区安保人员、网格员和社会志愿者,组建“红袖标”义警巡防队伍,以“针线串珠”的方式建立指挥顺畅、反应快速的“警民联防”巡防工作机制,织密织细巡防网络,最大限度地挤压犯罪空间,及时高效排查隐患。
      吉县公安局在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工作中,紧紧围绕“派出所主防”思路,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工作理念,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第一线。为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吉县公安局党委积极同县委组织部沟通,落实派出所所长进社区乡镇班子,实现一村一辅警进村“两委”班子双100%目标,辖区壶口派出所被评为全国一级派出所和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心中有民,脚下有根,心中有责,肩上有担。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吉县公安局上下将团结一致,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对党忠诚、服务群众、纪律严明、执法公正”的总要求,恪尽职守、踔厉奋发,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公安答卷,为推进吉县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速,政治、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向好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真正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重誓言。

    梁丽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06期

    • 第2023-11-03期

    • 第2023-11-02期

    • 第2023-11-01期

    • 第2023-10-31期

    • 第2023-10-30期

    • 第2023-10-27期

    • 第2023-10-26期

    • 第2023-10-25期

    • 第2023-10-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