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要闻

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我省国家重要湿地实现零的突破

  本报讯(记者邢晓瑞)目前,我省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共274个;会同多部门开展排查整治违规侵占国家湿地公园等各类问题150余个;我省国家重要湿地实现零的突破……11月16日,省林草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对我省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发布。
  多年来,省林草局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有关要求,以国家公园创建为契机推动自然保护地提档升级,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坚持“自然保护地和省直林局双升级”和自然保护地“批管建用”一体推进,自然保护地布局日趋合理、监管日趋强化、保护成效日趋明显。
  自1980年我省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地以来,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我省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共274个,保护地总面积243.52万公顷。通过监测,我省现有野生植物2743种、陆生野生动物541种,分布在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地范围内,而且受到有效保护。其中30余种植物、17种鸟类有了新分布记录,去年到运城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越冬的大天鹅达1.6万余只,旗舰物种华北豹分布范围一路北扩,从太行山南段延伸到吕梁山中部,种群数量在全国居于首位;褐马鸡由吕梁山北部的芦芽山、庞泉沟保护区一路南进至中条山区,成为真正的“省鸟”。全省各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逐步显现,特别是在南部太行山区形成了自然保护地群,为建立国家公园奠定了深厚基础,为完善我省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强劲动力。为不断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省林草局会同多部门,先后开展了自然保护区范围内高档地产、高尔夫球场、侵占耕地、侵占岸线等四类问题的专项整治行动,以及违规侵占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通过专项行动,排查整改各类问题150余个,形成了严查严管的高压态势。
  据介绍,省林草局近年来积极推进重要湿地建设,2020年经省政府常务会同意,认定发布包括垣曲县黄河小浪底库区、洪洞汾河、沁县漳河源、左权清漳河、介休汾河、孝义孝河、右玉苍头河、山阴桑干河、云州桑干河、广灵壶流河等10处第一批省级重要湿地名录。今年,洪洞县汾河湿地已成功入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成为我省首个国家重要湿地,填补了我省国家重要湿地的空白,实现了零的突破。与此同时,我省正积极推进国际重要湿地的申报工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16期

  • 第2023-11-15期

  • 第2023-11-14期

  • 第2023-11-13期

  • 第2023-11-10期

  • 第2023-11-09期

  • 第2023-11-08期

  • 第2023-11-07期

  • 第2023-11-06期

  • 第2023-11-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