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消防改革转制这五年发生了这么多大事,这些图片太震撼了。”参观群众说。
“确实,有些事情我当时还在现场,至今都难忘。”记者感慨道。
11月24日上午,记者前往山西省科技馆,参观了“中国消防这五年”成果图片展,感受了中国消防、山西消防的“高光时刻”。
改革转制五年来,我省消防救援队伍立足“主力军”“国家队”的全新定位,立足全省、放眼全国,全方位实现从处置“单一灾种”向“全灾种”、“大应急”的持续转变,练就科学高效、专业精准的过硬本领,为更好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奋斗。
据了解,此次展览从11月21日开始到12月6日结束,展出的摄影图片均来自全省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展览全程免费,只要通过微信搜索并关注“山西省科技馆”微信公众号,再点击“参观票预约”填写个人信息即可完成预约。省科技馆开馆时间为每周三至周日9:00-17:00,前去观展的市民需要提前预约门票,持有效预约二维码入馆。
展区共分为高擎伟大旗帜、敢于赴汤蹈火、守护万家灯火、锻造过硬铁军、鱼水情深似海等板块,通过一幅幅精彩图片、一个个难忘瞬间,充分展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五年来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的丰硕成果。从这些展板中,记者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场面:支援河南防汛救灾、二青会安保、“3·15”乡宁山体滑坡救援等。这一幕幕记者曾经参与采访报道的事件,再次浮现在眼前。现场,不时有群众前来“打卡”参观,在认真观看的同时,还不时用手机拍照记录。
瞬间一:1%的希望 尽100%的努力
2019年3月15日18时,临汾市乡宁县枣岭乡卫生院北侧发生山体滑坡,乡卫生院一栋家属楼、信用社一栋家属楼和一座大众澡堂等建筑物垮塌。乡宁,牵动了消防员的心。
救援过程中,每一位消防员都有着同样的信念: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去搜救。
太原支队特勤一中队的牛子翔搜寻被困者时,突然探测到了微弱的手机铃声。消防员立即将这一区域作为重点范围进行了定位。
顺着手机铃声,消防员先用小型工具在废墟面打开了一个“豁口”,然后又徒手在废墟下挖掘出了一条“坑道”。随着“坑道”不断延伸,消防员终于找到了手机铃声的来源。后来,手机的主人被埋压在房屋断墙和垮塌的混凝土楼板形成的夹角中,身上还有四层大块的混凝土楼板,每块足有30厘米厚。消防员一块一块地拆碎混凝土楼板,一根一根地切断钢筋,一点一点地清理碎石瓦砾,终于在被困男子身边“挖”出一个救援空间,慢慢将其从“坑道”中抬了出来,遗憾的是该男子已没有了生命迹象。救援过程中,不断响起的手机铃声紧紧揪着现场每一位消防员的心。铃声代表着希望,可谁又忍心去摧毁这个希望……
之后的搜救,难度越来越大,有的地方,搜救犬根本无法跳过去。每到这时,训导员们就把搜救犬抱起来,跳过去再放下。即使这样,18条参战的搜救犬仍不同程度被划伤,但它们仍然坚持着,直到完成所有的搜救任务。
瞬间二:二青会的安全“护盾”
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于2019年8月8日至18日在山西顺利召开。这场体育盛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首次举办的大型综合性全国运动会,共涉及比赛项目36个大项、47个分项、1380个小项,比赛场馆57个,涉赛酒店123个,共有10万余人参加。消防安保是保障二青会顺利进行的重要任务,对全省消防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挑战——规格高、任务重、持续时间长,消防队伍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难度空前。
坐在体育场里,感受流光溢彩、气势恢宏的开幕式上,有关安全的每一个电源、每一处走道、每一部电梯都与一个部门有关,和一个群体有关,他们的名字叫——消防。
说起二青会安保,记者想起了当时还在太原消防救援支队的李士戎。这是记者采访过的一名获得博士学位的“蓝朋友”。
李士戎做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当记者问他每天具体负责什么时,他从手机上翻出一张场馆平面图,从起点开始讲起。
2号进出口和3号进出口,外圈主通道+里圈演职人员通道,大概500多米的距离,每天来回不知道要刷多少圈,微信步数在两万多步。他们管辖的范围内,消防设施并不算多,更多的时候要规范演职人员的用火用电行为,保持疏散通道畅通和安全。
里圈的演职人员通道,一侧是墙壁,一侧是分割成教室大小的休息等待区及卫生间。由于演职人员多,休息区空气流通不畅,不少小演员等待出场的时候就会搬把椅子坐在过道中间,一边用充电宝充电,一边看手机聊天。看似闲适的场面,其实有几个安全隐患。椅子有时会占用疏散通道,充电宝过热也有爆炸起火的风险,有人休息时还会点上一根烟。这些就是李士戎关注的重点。检查、劝阻、制止……几天下来,演员们和他们成了熟人,发现不安全情况会主动告诉他们,自觉将椅子顺墙根摆放,减少占地面积。
说起自己的职责,李士戎总结,一次安保绝不是消除隐患保障安全那么简单。每日不停巡查,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在传播消防安全的理念,二青会安保就是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最好的机会,他们就是消防安全的使者。
瞬间三:15天的星夜驰援
2021年夏天,河南遭遇极端强降雨。省消防救援总队援豫作战队伍作为第一批跨区域增援力量,星夜驰援河南。
同年7月26日,正在洛阳开展抢险救援的山西消防员接到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紧急调令,立即奔赴郑州市地铁5号线儿童医院站展开抽水作业。该地铁站两站区间内积水最深处6米,阻碍多、距离长,救援总队创新制定了“装备融合、接力排水”的战术战法,设置东西两处作业点,投入163人次、救援车辆29台次,分10个班组作战力量,按照“一主一备一休息”的原则,梯次轮换、交替作业,连续作战88个小时,于30日早8时圆满完成排水任务,累计排水8.16万吨。
“感谢山西消防员增援。”地铁站外,郑州市民看到山西消防员正在进行排水作业,感慨地说,“希望赶快把积水抽完,恢复5号线往日的模样。”
7月29日,山西消防员再次转战鹤壁。面对上游泄洪,浚县白寺坡蓄滞洪区护城堤傅庄段水位不断上涨的严峻形势,增援队伍紧急投入150名消防员、18台救援车辆,舟艇5艘次,全力开展加固堤坝、封堵管涌、抽水排涝工作,累计筑坝长90米、宽1.2米、高1.5米,封堵管涌3处,填装搬运沙袋3928袋,排水排涝1.5万立方米,巡堤排险3公里,场地消杀1800平方米,确保了浚县县城安全。
“老百姓期盼的事,再难也要干。”这句话,不仅印成条幅贴在消防车上,更刻在每位消防员内心。
在豫救援15天,山西消防救援队伍为全力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贡献了“山西力量”。
此次图片成果展,处处彰显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五年来的成长“蜕变”。下一个“中国消防这五年”,更加值得期待。
文/本刊记者王辰龙
图/通讯员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