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朔州市委常委、朔城区委书记张震海,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长袁小波等领导一行在全市公安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标兵单位(个人)暨落实派出所主防职责现场会观摩滋润派出所。朔城区副区长、公安局长杨喜财陪同。
朔州市委常委、朔城区委书记张震海检查派出所工作。
民辅警深入辖区学校开展反诈、禁毒宣传
以改革为先导,以全面提升战斗力为抓手,以打破固有机制为突破口,全面促使刑侦工作协作配合起来,人人参与进来,集思广益起来,效果凸显起来。
随着派出所主防理念日趋深入人心,精心打磨、用心诠释,耐心培育“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让“头雁效应”持续扩展为“群雁效应”。
紧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牢牢把握辖区群众的深恶痛绝,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为发力点,以贴心暖心服务为出发点,全力构建全民参与、全警动员、全力以赴的群防群治新格局。
针对毒品犯罪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精准研判、精确打击,着力打造公安禁毒工作新机制、新举措,为打赢禁毒人民战争贡献力量。
今年以来,朔州市公安局朔城分局紧紧围绕自身职责定位,充分聚焦公安工作重点板块,以群众满意为终极目标,向改革要战斗力,向基层要凝聚力,向科技要智慧力,不断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力打造“三区一高地”,建设现代化新朔城营造了平安祥和、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和治安环境。
强势推动改革落地
刑侦战斗力显著提升
前不久,朔城分局刑侦大队接到辖区多家烟酒店被盗的警情。刑侦大队迅速启动合成作战系统,由技侦民警和侦办民警组成的办案团队开始了协同配合的崭新模式。技术民警通过调取街边监控、提取现场痕迹物证工作,锁定一名嫌疑人。侦办民警展开侦查,通过情报中队大数据研判以及整合全省资源进行分析,火速赶往运城、内蒙古和林格尔等地寻找嫌疑人行踪。经过轨迹跟踪,侦办民警发现嫌疑人韩某的车辆在朔城区七里河畔小区附近出没。连续蹲伏之后,侦办民警最终在路旁一便利店门口将正在处理赃物的韩某制服。
在随后的侦查取证中,办案团队紧追不舍,对周边区县最近两季度所有盗窃案件的受害人进行了走访调查,同时结合犯罪嫌疑人轨迹规律的特点,终将其在朔城区、平鲁区、开发区作案的证据全部固定。经查,韩某于今年6月至8月期间,先后作案20余起,涉案价值达10余万元。
“该案是力推刑侦办案改革的一个有力佐证。它一改以往技术民警、情报民警、侦办民警单兵作战、各管一片,容易延误战机,进而错过抓捕最佳时机的弊端,由各警种根据案情组成办案团队,充分调动民警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人人都能参与其中,人人都是中坚力量的战斗力倍增效果。”对于案件能果断侦破,朔城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梁彩将之归纳为“理念一新、满盘皆活”。
确如所言,新一届朔城分局党委班子组建以来,瞄准机制探索创新这条主线,以激发民警战斗力和内生动力为抓手,从“之前大家习以为常,却又反响强烈”的事项入手,力求让改变看得见、摸得着、收效明显。
借助改革东风,朔城公安的刑侦战果持续“升温”。前不久,刑侦大队对辖区内赌博违法犯罪情况进行了摸排,结合情报中队大数据平台对重点人员的分析研判,发现犯罪嫌疑人冯某有重大嫌疑。技术图侦民警当即对重点人员、重点车辆轨迹予以梳理,锁定了其赌博位置。刑侦飞行中队利用无人机在夜间进行热成像、追踪侦查的优势,多次在夜间飞行协助固定赌博位置。最终,侦查人员锚定线索,盯死赌场、放哨位置,刑侦大队组织全体民辅警精准对赌场进行打击,抓获组织赌博人员、参赌人员共20余名。
案件侦办后,刑侦大队情报中队经对该案涉案人员的扩线侦查,发现一名叫郭某某的男子有开设赌场的重大嫌疑。很快,情报中队的大数据平台研判以及技术民警轨迹跟踪迅速推进,成功将赌场位置锁定在辖区一民宅内。此时,技术民警再次发挥威力,将赌场每日开场时间段彻底敲定,刑侦大队民辅警据此将该赌博团伙一网打尽。在对郭某某赌博团伙的侦办过程中,民辅警连续深挖,对涉案人员微信账单进行梳理,发现一名无法落实身份的涉嫌抢夺的犯罪嫌疑人的线索。经过对微信账单的证据固定,情报中队以数据分析锁定了抢夺犯罪嫌疑人李某,并在其经常出现位置将其抓获。
打掉两个赌博团伙,带案侦破涉嫌抢夺违法犯罪案件,朔城公安再次生动诠释了资源整合、一专多能刑侦大部制改革的显著作用。改一案一侦为持续研判、多案串联,打一个、破一串、端一伙的刑侦打击思路正在该局形成共识。
着力打造“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预防为主成为基层行动自觉
在构建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新态势的同时,朔城公安不忘强力夯实基层基础,充分筑牢公安派出所这一主防阵地。以创建完成的“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示范,以正在创建的“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牵引,带动警力不断下沉,矛盾纠纷调处不断深入,服务群众的理念不断革新。
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南城派出所,挖掘提炼“枫桥经验”的精髓,以警务机制改革为契机,成立了6个社区警务室。警务室运行以来,探索总结出“1+6”枫桥微警务工作模式,即以服务为中心,强化执法、救援、调解、智慧、帮困、宣传六项微警务,工作成效显著,有效提升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微执法。警务室设立微型法制教育工作站,由社区警务队民警担任法制员,对社区民警开展日常法治教育学习,不断提升执法服务水平。
微救援。警务室联合社区、志愿者组成微型救援小分队,并在重点单位建立了微型救援站,同时与辖区中心医院急救站建立联动机制,在旅游高峰期、重大节假日、举办大型活动时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微调解。警务室细化“三联四步”矛盾调解机制,在辖区19家单位、21个小区建立了微型矛盾调解组。今年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22起,群众赞扬送来锦旗9面。
微帮困。社区民警在日常入户摸排中,及时掌握特殊群众需求,建立由社区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微型帮扶小组,累计帮扶1000人次。
微智慧。根据辖区和警务室实际,由社区民警带领,统筹整合各种安保力量,成立巡逻防控队,建立工作微信群,并在景区监控室定期视频巡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在重点区域、公共场所、重点时段加强治安巡逻力度,同时积极向群众搜集各类违法犯罪线索。共建立巡逻防控队15支,工作微信群15个,为群众在线解答疑惑,预约登记办理事项。
微宣传。今年以来,为严格落实市、区两级公安机关关于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全防线,社区民警积极开展常态化“线上+线下”反诈宣传,共订立微型宣传展板50个,建立小喇叭宣传阵地20个,每月一次深入社区发放宣传资料,并邀请反诈中心宣传主讲开设小讲堂,为社区居民授课。结合警务室日常工作,利用15个微信群线上宣传防盗反扒知识、禁毒知识和电信诈骗案例,累计受教育群众两万余人。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南城派出所努力探索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模式,发挥朔城区委政法委“朔城街坊”品牌力量,将“朔城街坊”金牌调解员纳入派出所社会调解力量中,同时总结创新了“三联四步”矛盾调解机制,在全市公安派出所推广。
“三联”即联合街道、社区、社会调解力量,“四步”即采取解详情、找症结、快调处、细留痕工作法,努力实现矛盾纠纷依法、规范、有效调解。同时,针对警务室较分散、调解小组不易集中的特点,采取视频连线的方式,实现了所、室线上同步调解的工作模式。辖区6个警务室调解矛盾纠纷时,所领导及社会调解员都可以通过联网视频同步参与。新机制运行以来,该所共化解矛盾纠纷400余起,化解率达到95%以上。
如今的南城派出所,新机制孕育出一批在辖区广受欢迎的新品牌。尤其是以户籍员石晓玲命名的“小石网上户籍室”,通过群众微信群向居民提供线上咨询、节假日预约办理、紧急办证、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上门办证、送证等服务,同时在办证大厅设置了无障碍通道、轮椅等便民服务设施,并提供免费复印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户籍室民警石小玲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最美基层民警”。
“头雁效应”让朔城公安的“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渐入佳境。借助金字招牌,形成群防群治合力,已成为辖区各派出所的广泛共识。
北旺庄派出所发挥依法调解、精准调解、联合调解、品牌调解、服务调解“五调”优势,助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今年以来,结合辖区实际,该所坚持招贤纳才,把更多有利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品牌元素融入警调框架。调解经验丰富的金山怡园小区“郭大姐”和厚德社区警务室辅警“老白”已作为新晋调解品牌,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品牌调解力量的助力下,全所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85起,特别是有效化解了一批老旧疑难纠纷,成功调解了天和美域、东岸国际、万福财苑业主与物业的群体性矛盾。
针对辖区范围广、东西跨度长的特点,该所出台了“三化”举措,即服务阵地身边化、服务时间弹性化、服务模式人性化,率先在南邢家河村社区警务室和厚德社区警务室为辖区居民开通了户籍业务。同时,在三个试点警务室建立了远程视频调解室,矛盾当事人可以就近选择调解地点,通过大屏幕实现当事人与调解人员“三方对话”,接受远程调解。以深化“一门通办”作为推动跨越式发展的载体,全面落实门好进、事好办等便民利民制度,真正将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目前,派出所“一门通办”除办户籍外,还能办交管、出入境等业务,业务范围的扩大给群众带来更多便利。今年以来,全所累计为群众办理户籍业务103起,办证58个,远程调解16起,依托警务室为辖区群众办理其他实事、好事共计428件。
滋润中心派出所围绕朔州滋润机场、集大原高铁、迎宾大道建设项目、雁阳路和应汴线重建项目、黄水河和永定河河道整治工程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辖区企地矛盾纠纷隐患突出,警情剧增的现实状况,在矛盾纠纷调处中推出“六字调解法”,即“熟、理、情、德、防、了”。坚持以“熟”为前提,全面了解掌握矛盾纠纷的基本情况。以“理”服人,达到法与理的有机融合。以“情”感人,用真情、乡情去取得当事人的信任,达到配合的共鸣。以“德”为先,提高人民警察的公信力。以“防”为主,从源头上把控化解。案结事“了”,全面确保调解的时效性。
今年以来,滋润中心派出所共办理刑事案件7起,行政案件35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81人、抓获外省逃犯1人;帮扶企业化解矛盾纠纷121起,办理破坏营商环境案6起;成功调解各类民间纠纷111起、土地纠纷23起、家庭纠纷31起。
坚持打击与防控并重
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作为公安机关的主要工作范畴,治安打击整治是固根本、利长远、保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朔城公安坚持以政治安全为统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捍卫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夏季行动期间,朔城公安圆满完成中考、山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朔州赛区、朔城区马邑文化旅游季、2023塞上朔州长城旅游节、2023年昭君文化旅游活动、朔城区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等重大活动的安保维稳工作。
持续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定期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组织开展“敲门行动”,确立反恐重点目标单位140家,检查反恐单位68家,整改安全隐患72处。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和现实威胁,确保社会政治大局持续稳定。同时,针对朔城区是市府所在地的重要性,以全力保证主城区长治久安为己任,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为抓手,精准发力,掀起严打整治凌厉攻势。坚持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什么治安问题集中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以“两统一会战”为切入点,聚焦扫黑除恶,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重点领域,运用总分结合、条块结合,突出快、准、狠,组织开展全方位、全领域,多层次、嵌入式集中打击,对各类违法犯罪掀起凌厉攻势。夏季行动以来,共办理刑事案件23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39人,抓获逃犯40人;办理行政案件421起,打击处理违法嫌疑人306人,教育训诫225人。
为了能全方位提升治安防控的精准性和多样性,朔城公安在夏季行动中力推多警联动、立体巡防模式,深化城乡社会治安巡控工作,严格落实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四项机制”和“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组织全警开展叠加式、全时空、立体化的巡逻防控和集中清查。共投入警力12000余人次,发动社会力量18500余人次。强化KTV、足疗店、网吧、废旧收购、公寓等行业管理,围绕老城马邑文化旅游季,加强老城步行街、大排档、烧烤摊位等重点部位、区域的夜间巡控。通过巡逻查控,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11名,成功解救13名轻生人员,帮助走失老人、孩童68人,服务群众3850人次。
朔城公安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在街面上,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并根据警情特点动态调整设置必到点、必巡线,形成快速处警辐射圈。建立全时段、全天候、全覆盖的巡逻防控格局,做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提高见警率、管事率。指导督促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人员密集公共场所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建立自防联防队伍32支。
针对今夏朔城区各类文化节活动精彩纷呈的特点,朔城公安及早谋划、全警下沉,抽调局机关、派出所警力2700余人次,带领活动方保安共同值守执勤,维护现场秩序,确保了老城马邑文化旅游季第二阶段、金沙植物园“寻梦桑源”、人民公园“2023塞上朔州长城旅游节系列活动”等各类演出现场安全、有序、祥和。
毒品违法犯罪,人民群众一直深恶痛绝,朔城公安坚决打击、长效布置、扩大宣传,真正让禁毒人民战争的理念在主城区各行各业充分扎根。今年截至目前,共破获毒品案件59起,其中团伙案件4起、一般案件48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06名(其中特殊群体贩毒人员3人),抓获在逃涉毒嫌疑人员14人,缴获冰毒179.118克、土制海洛因3.673克、“忽悠悠”236.137克、安钠咖825.044克、易制毒化学品原料盐酸1418克,破获毒品案件数、抓获涉毒人员数均居全市第一。特别是2月4日破获的郭某、王某海特大团伙贩毒案件,共抓获贩毒嫌疑人6人,缴获冰毒178.663克,为朔城区近年来少有破获的贩毒大案,被市局申报为部级毒品目标案件。协助陕西警方破获部级毒品目标案件1起,申报省级毒品目标案件2起,已确立1起,为近年来申报部、省级毒品目标案件最多的一年。
按照“集群打零”要求,集中时间和力量,聚焦方向和重点,从吸毒人员入手,通过应用信息化研判手段,开展了5次集中收戒行动,共查处吸毒人员373人,其中,强戒102人、社区戒毒54人、行政处罚217人。深入推进“8·31”工程,建档管控社戒社康人员571人,其中,社区戒毒162人,社区康复409人,高风险7人,中风险564人,均实现一人一档,分类管控,管控率98.77%。与下寨强戒所指导站建立合作机制,落实出所必接制度,有效防止了脱管、漏管现象的发生。
“确保主城区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确保辖区群众安全感指数不断提升,确保朔城公安始终成为党和人民可以信赖、可以托付、经得起各种考验、忠诚履职的政法队伍,我们责无旁贷,也必将奋发有为,这样我们才无愧于党和人民。”朔城区副区长、朔城分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喜财如是说。
曹振源 李振军 刘芳 吕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