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司法行政

大事不出村 小事不出网

寿阳县南燕竹村调委会联动共治维护乡村和谐稳定

  矛盾调解工作最难做,容易吃力不讨好。很多人“闻之色变”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在晋中市寿阳县南燕竹村却得到村民的交口称赞。
  近日,南燕竹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南燕竹村调委会”)荣获了“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为探究“全国模范”是怎样“炼”成的,让我们走进这座美丽乡村。
  据了解,南燕竹村调委会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网格管理为抓手、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机制建设为基础、以功能发挥为关键,一直保持零上访、无民转刑案件发生的良好态势。

保障源头
筑牢社会“防火墙”

  抓好人民调解员培训,让他们首先成为“法律明白人”。南燕竹村调委会经常组织人民调解员集中学习调解知识和法律知识,积极交流各自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使人民调解员熟知政策、掌握技巧,胜任人民调解工作。在组织村民学法方面,定期学习包括宪法、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与农村工作联系紧密的法律法规,并结合该村实际,归纳整理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开展宣讲,切实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
  为充分发挥网格治理作用,全村按照精细化要求分为26个网格,将信访维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应急管理、消防安全等多项社会治理相关事项纳入网格。该村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苗头,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将问题化解在基层,努力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实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网。

坚持服务
打造矛盾“终点站”

  南燕竹村调委会组织村“两委”干部不定期入户走访,结合包村联户工作,关注老党员、村民代表户、特困户、产业经营大户四类群体,变等问题上门为主动发现问题。针对走访过程中搜集的问题,建立台账,加强后续关注,逐一解决销号,通过服务在前减少群众问题诉求。
  该村通过整合专业法律人才资源,将“法律明白人”及村法律顾问并入调解委员会,成立了南燕竹村矛盾纠纷调解小组,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同时,强化矛盾风险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帮助调处涉及农业生产、土地承包、房屋拆迁、邻里纠纷等领域的矛盾纠纷,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创新机制
定制调解“教科书”

  创新“三级调解队伍,三步调解流程”化解信访矛盾新机制。该村组建三级调解队伍,一级调解员为26名网格长,二级调解员为9名老党员组成的矛盾调解分队,三级调解员为村“两委”班子成员、调委会成员和乡镇司法所人员。通过“前端排查、中端通调、后端兜底”三步流程,每周网格长开展一次“滚动式、拉网式”前端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矛盾调解分队及时介入,做好中端通调;对久调不决的疑难矛盾纠纷,由村“两委”班子成员、调委会成员和乡镇司法所人员,进行点对点后端兜底,努力减少不稳定、不和谐因素,避免事态激化。

多元共治
激活解纷“新动能”

  积极推行“互联网+”调解模式,开展微信调解。调解员与村民建立微信群,帮助村民解决因农忙、交通等不便造成的调解不及时情况,让信息多跑路,群众零跑腿,实现群众不出家门,握手言和。
  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在调解委员会配备高清会议视频设备,与县指挥中心联接,具备远程视频会议、远程视频调解等功能,有效利用调解资源,及时化解疑难重大纠纷案件。今年以来,通过互联网调解案件8起。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该村邀请乡贤、有威望的村民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实现联动共治,建立平安法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室和公共法律服务室等服务机构,提供宣传政策法规、调解矛盾纠纷等“一站式”服务,搭建村内矛盾有效沟通桥梁,拓宽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使社情民意得到及时汇集研判和反馈,让群众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
  南燕竹村积极依托调委会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年不定期举办法律宣讲和文体活动,同时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成立“一约四会”,即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每年组织开展评议会,由村民推选好儿媳、好公婆,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南燕竹村还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优势,让全体村民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大格局中,共同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

本报记者张楠 郭亚红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15期

  • 第2023-12-14期

  • 第2023-12-13期

  • 第2023-12-12期

  • 第2023-12-11期

  • 第2023-12-08期

  • 第2023-12-07期

  • 第2023-12-06期

  • 第2023-12-05期

  • 第2023-12-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