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3时59分,一场6.2级地震突袭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强震之后,余震不断。
中国气象局通报,12月19日,积石山震区及周边地区以晴为主,后半夜至凌晨的最低气温较低,在零下15℃到零下9℃之间,体感寒冷,着装指数为7级,适宜穿着冬大衣、羽绒服、戴手套等;紫外线为3到4级,强度强,建议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发生严重的灾害后,人们可能有家难回,被迫滞留在外。如果遭遇寒冷天气,容易患上低温症。提前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保暖方法,有助于度过难关。
那么,发生地震后,我们应该怎样保暖呢?下面是几个避难保暖小妙招,一起学习一下吧。
1.避难时,最好能找到睡袋或空气垫,这样休息时就不用直接躺在冰冷的地面上。
2.如身边没有睡袋或空气垫,可以在地上铺上硬纸板,然后将一些塑料泡沫盒裁剪好后,铺在上面。
3.将报纸揉搓后,垫在外套里它们会形成一个微小的空气层,有效减少热量流失,起到保暖效果。
4.如果感到腰腹部或其他部位受凉,可将两张报纸裹在腰腹部,用保鲜膜或塑料袋将其固定,可以有效保暖。
此外,还可以使用塑料袋保暖。将揉搓后的报纸放入塑料袋内,然后将双脚伸进去,可以提高温度。但要注意,如果长时间将双脚或其他部位包裹在塑料袋内,可能会引起出汗,导致湿气滞留,反而增加了寒冷感。因此,塑料袋保暖的方法不适合长时间使用。
5.如果脚指头感到冰凉,可以用水果包装网套裹住脚指头,再穿袜子。
6.户外探险常用的聚酯薄膜毯具有很强的保温效果。把聚酯薄膜毯披在身上,能防止热量散失。
灾后,如果没有充足的生活物资,也要想方设法寻找一些材料,做好防寒保暖,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