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哪些方面诟病最多,我们就从哪些方面率先动真碰硬。”
“市委、市政府有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中,对于法院执行工作的要求是什么,我们就坚决做到什么。”
“当下执行工作需要干警具备哪方面的素质,我们就着力加强哪方面。”
近日,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谈及2023年以来全市执行工作的诸多变化时,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与服务高质量发展摆在同等位置。
据悉,2023年,大同两级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5422件,执结15207件,首次执行案件执行到位22.60亿元,恢复执行案件执行到位14.41亿元,共为114件执行案件159名申请执行人发放司法救助金455.4118万元。
以问题为导向
“规范执行年”硕果累累
“明明查控到了被执行人的财产,怎么过去这么长时间还变不了现呢?”
“法官,麻烦再好好查查他名下的财产,可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结案啊!”
针对执行工作群众有反响、工作质效不够高、队伍作风不够硬等问题短板,2023年以来,大同中院在全市法院开展了以“强管理、提质效、转作风、树形象”为主题的“规范执行年”专项行动,不断提升执行办案规范化水平。
大同中院与阿里巴巴公司协调建立了“法拍贷”机制,依托淘宝司法拍卖平台开展司法网络拍卖,2023年为当事人节约佣金547万余元,以最小成本最大化兑现了当事人胜诉权益。大同市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受害人众多,涉案金额达2700多万元。为提高退赔效率,大同中院执行局采取提级管辖、并案执行,确保了首期退赔款230余万元的顺利发放。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执行工作的获得感、满意度,该院认真对照省委政法委、省高院下发的“三晋执行利剑”攻坚台账,开展了案件清理工作。截至2023年12月20日,全市两级法院将“三晋执行利剑”台账中涉党政机关案件、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全部执结,率先实现“双清零”。
以创新为动力
保障高质量发展手段多元
大同中院始终把执行工作置于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大盘子”中去谋划开展,做实做好“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深化“打财断血”,加强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努力提升执行工作为大局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度。
华唐城商业综合体项目因经营困难,一度处于停工状态。仅主要债权人四川信托公司与其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执行标的就达3.6亿元。如何才能避免因强制执行使被执行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又能有效保障申请人债权的实现?
为此,大同中院多次向市政府和市委政法委请示报告涉华唐城商业综合体项目重大系列执行案件情况,反复组织众多当事人沟通协调,创新探索“政府牵头、法院配合、部门联动”的破解烂尾工程新机制,成功将30余件、执行标的额超过20亿元的系列案件启动执行转破产程序,为推动“僵尸企业”破产出清、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探明了路子。
2023年,大同两级法院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积极践行善意文明执行和双赢多赢共赢司法理念,努力通过执行和解、“放水养鱼”“活封活扣”等柔性智慧执行,有效缓解诚信被执行企业的发展压力,尽可能帮助企业恢复“造血”功能,实现脱困重生。
以队建为抓手
执行队伍日趋成熟
“鲍卫忠法官是我加入执行队伍后认识的第一个英雄,他扎根基层一心为民、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使我感受到了法院执行干警的艰辛与责任,更感受到了执行干警对司法事业的无限忠诚。”这是大同中院执行局干警白振飞在全市法院执行系统“我身边的鲍卫忠”主题演讲比赛中的深情告白。
2023年以来,大同两级法院广大执行干警主动向时代楷模鲍卫忠对标看齐,持续掀起“赞英模、学英模、做英模”学习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热潮,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筑牢政治忠诚,持续建强政治素质。
与此同时,大同两级法院毫不放松抓实全面从严管党治院,不断加强执行干警的理想、政治、纪律、作风建设,狠抓执行干警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使其成为能够胜任执行工作的全面型人才。
本报记者宋建峰 通讯员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