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辖区排查安全隐患,在广场宣传反诈知识……”3月19日整个上午,朔州市公安局朔城分局北旺庄派出所友谊社区民警王彦文的工作台账记录得满满当当。王彦文联合网格员建立网格微信群,了解居民大事小情,希望能够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为了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我们针对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一直在不懈探索。”北旺庄派出所负责人落志勇介绍道。
北旺庄派出所以“治安与治理协同,警务与服务相融”理念为牵引,按照高站位谋划、递进式创建、全域化推进工作思路,探索形成了以党建为统领,“一室多效、一警三员、一网覆盖、一呼百应”的派出所警务模式,努力推动全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再上新台阶。今年1月,该所被评为全省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强化“一室多效”
实现警务效能“最大化”
“让‘老白’调解吧,他说话我们都信服。”在振华社区警务室调解室里,辅警白晓荣在调解一起物业纠纷时,在说理讲法下,双方决定各让一步,达成和解协议,业主缴纳了拖欠的物业费,物业公司帮业主修补了房屋防水。
像这样的矛盾纠纷,该所各警务室都调解过很多次。派出所充分发挥依法调解、精准调解、联合调解、品牌调解、服务调解“五调”优势,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品牌”元素融入“警调”框架。
“我们每周都会抽一天时间到警务室为群众办理业务,很多业务一次性就能办结。我们还会根据需求,把证件送到群众手中。”户籍民警胡玉娟介绍,派出所在距离较远的南邢家河和厚德园两个警务室专门设立了户籍业务办理窗口,配备了24小时自助办证机。
矛盾调解、户政服务、治安巡防、社区消防……警务室实现了警务效能“最大化”,真正成了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
落实“一警三员”
建好群众身边“平安哨”
北旺庄派出所融合“朔城街坊”“六大员”职能,形成“社区民警+治安协管员+矛盾调解员+网格员”的“一警三员”模式,实现了隐患排查、日常守护、护校安园常态化,为守护平安提供了有力支撑。
“外来人员进入校门一定要严格登记”“消防设施、防暴装备都要定期检查”……2月26日,在朔州市第四小学,派出所实行警校联动,为每个校园配备防暴装备等警械,组织校园及周边突发事件应对演练,把护稳定、保安全落到实处。
为给广大师生和家长提供安全有序的环境,该所持续落实护校安园“1+1”工作模式,组建了一支由8名民警和30名辅警组成的护校专职巡防队+一个由5名女警组成的校园安全教育宣讲团,在上下学等重要时段安排警力值守校园门口,努力做到校门口“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
该所还组织民辅警深入山西工学院,开展了“反电信诈骗”专场宣传活动,有效强化了辖区高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此外,该所与学校合作建立了反诈微视频创作基地,成为该校暑期实践基地。
立足“一呼百应”
奏响共治共享“交响曲”
近年来,北旺庄派出所不断强化社区警务队伍建设,长城社区警务队便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支生力军。
“安全无小事,要防患于未然。”友谊社区民警王彦文用脚步丈量民情,与长城社区警务队、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做好守护平安的一线哨兵。
“每天不分时间跳广场舞,孩子们都没法好好写作业……”一段时间里,派出所经常接到居民投诉,针对这一问题,王彦文与北旺庄村党委书记、主任苗文,网格员苗官共商解决方案,与广场舞负责人、投诉群众进行了沟通协商。最终,经过实地调研,将公共场地网格化,划分几块互不干扰的娱乐区域,并商定好音量分贝上限,大家还主动提出不在孩子学习时间段活动。
社区“邻”聚力,服务“邻”距离。以社区“朔城街坊”机制为依托,北旺庄派出所把社区工作人员纳入全科网格员队伍,创建“朔城街坊警务服务”微信群,配合派出所处置部分警务工作。社区民辅警借助微信平台,提供“掌上服务”,群众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咨询和预约办理业务。同时,社区民辅警通过“群防群治”微信群,收集群众诉求、摸排情报线索、发放通知及宣传,让需求在网上行走,让问题在网上解决。
如今,北旺庄派出所的全体民辅警正保持斗志昂扬的面貌,用心用情为守护群众的幸福生活迈出更加铿锵的步伐。
本报记者兰锋 通讯员孟令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