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全面摸清文物“家底”

我省第四次文物普查将转入实地调查阶段

  本报讯(记者王旻 见习记者袁晓君)文物普查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4月17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有关情况。
  据悉,按照要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于2023年11月起全面开展。此次普查的目的是摸清资源底数、明确保护对象、健全管理机制、推动系统保护、增强文化自信。此次普查是对“三普”认定、登记的53875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同时调查、认定、登记“三普”尚未登记和2012年以来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并在复查、调查、认定、登记、公布文物的基础上,建立资源目录,汇总普查成果,建立大数据库。
  截至目前,我省11个市和117个县(市、区)全部按照双组长建制成立了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从2024年5月1日起到2025年5月30日止,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将全面转入实地调查阶段。该阶段将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根据国家统一下发的普查底图、采集软件,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信息和文物保护管理相关资料,开展实地调查。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将由省级部门全覆盖重点审核旧石器古文化遗址、元代以前早期木结构古建筑、石窟寺及野外新发现石刻、文化景观等普查要求高、难度大的文物类型,在严格遵循国家统一的标准规范和技术路线的同时,充分体现山西工作特色。
  省测绘地理信息院总工程师、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成员胡文元介绍,这次文物普查中,将利用三维时空数据库和前期普查成果制作普查测绘工作底图,提供文物普查基础数据。依托多源感知手段及监测体系,接入文物部门视频监控,建立文物保护利用动态化的监测与预警机制。利用数字孪生等技术手段,建立时序化的数字文物信息系统,真正使文物“活起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4-17期

  • 第2024-04-16期

  • 第2024-04-15期

  • 第2024-04-12期

  • 第2024-04-11期

  • 第2024-04-10期

  • 第2024-04-09期

  • 第2024-04-08期

  • 第2024-04-03期

  • 第2024-04-0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