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代人、一个个家庭与时代大潮奔涌同行,给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提出了新的思考。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妇女是重要力量,儿童是未来生力军,这是“家事”,更是“国事”。
如何应对“少年之恶”?如何为妇女儿童筑造温暖港湾?如何在法理和情理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全社会架起保护妇女儿童“连心桥”……这些都承载着当事人的微观诉求和社会公众的宏观期待,人民法院承担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近期,全省法院聚焦保护妇女儿童权益,陆续开展专题开放日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协同发力,守护妇女儿童的健康和幸福。
机制挺在前面
开辟司法保护新赛道
全省法院坚持完善齐抓共管长效机制,持续推动婚姻家庭纠纷诉源治理、源头化解,实现“线上线下一体保护”,省高院会同省妇联等9家单位共同建成山西多元解纷平台,邀请妇联125个调解组织、672名调解员入驻,今年以来,妇联参与在线调解案件成功率93.33%,省高院立案庭被山西省委评为“平安山西建设先进集体”。这不仅是部门力量的整合,更是司法理念的更新。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成为全省法院整合内外资源,推进诉源治理的有效途径。与省委政法委、省司法厅、省公安厅等部门联动,实现部分婚姻家庭纠纷通过“综治云平台”“山西智慧调解服务系统”委派调解员在线调解,为群众提供更多解纷渠道的同时,有效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发生。
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也分颜色:2021年,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妇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山西省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五色”分级预警处置工作方案》,省高院第一时间在阳泉中院、阳泉平定法院开展试点,阳泉平定法院结合本院实际,创造性构建“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五色分级预警处置机制,打造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高效解纷体系”,被最高法院评为“十大最受欢迎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省高院将“五色”分级预警处置选项嵌入全省数字法院业务系统,已实现在全省117个基层法院和345个人民法庭推广运行。
“这是一份光荣的使命,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会努力践行好法治副校长的职责……”去年12月,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冯军受聘为太原市外国语学校法治副校长。全省法院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制度作用,深入推进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常态化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积极组织捐赠法治教育书籍,设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让法治的雨滴在每一个角落浇灌每一株幼苗的成长。
法与时转则治
理念一新天地宽
一纸判决并不是一个案子的终点,法庭是“公堂”,也是“课堂”。如何让更多的家庭重获可能?如何让涉罪的少年重拾信心?如何帮助深陷纠纷的妇女儿童弥补遗憾,重启人生?这些都在呼唤更有力量、更有是非、更有温度的司法智慧。求出家事纠纷的最优解从一群人、一张桌子开始。
在太原市杏花岭法院中涧河人民法庭家事审判庭,过去的“高台审判”变为“圆桌调和”,这种体现“家庭化”特点的办案场所注入了责任、亲情、宽容的人文元素,像这样的“圆桌法庭”在全省法院随处可见;在吕梁临县,“客厅式”调解室引导当事人带着亲情解决问题,展现了情理相融的法治温度。全省法院着力建成专业化家事审判团队,加强家事审判条线的专业化建设。“众人拾柴火焰高”,全省法院更加注重引入社会力量,聘请由司法、妇联等组织推荐的家事调查员、心理咨询师、未成年人司法辅助人员等家事审判调解辅助人员,有效提升家事审判队伍的办案能力和水平。
“依法带娃”“家暴”不再是“家务事”,为爱发“令”成为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有效手段。
近三年,全省法院共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74份。临汾中院在审理一起抚养费纠纷案件中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督促孩子父母积极履行家庭教育和监护职责;吕梁中院在审理一起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时,制发《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引导未成年人父母关心关爱孩子的学习生活。这些举措最大限度发挥家事审判“诊断、治疗、修复”作用,实现家事审判司法功能与社会功能有机结合。
近年来,全省法院立足创建独具地方特色的家事审判品牌,在助推家事审判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晋城市阳城法院,情调理顺“五步三联动”工作法展现了阳城法院“家庭本位、一揽子解决纠纷”的家事审判理念,该品牌被评为2023年山西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在太原杏花岭中涧河人民法庭,“五朵金花·法佑青杏”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一生一世”巧断家事纠纷工作法共同守护“家和少年”;在吕梁文水,“六员一预警”化解家事纠纷工作法为家事审判打开了新思路;阳泉市城区法院擦亮“法润青禾、律伴成长”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用法治力量守护爱的避风港。
做足审判
延伸靠前多走一步
根据最高法院的统一安排,4月16日当天,全省三级法院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专题开放日”活动,各地会同妇联等单位共同将妇女儿童司法保护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大同中院、朔州中院、忻州中院、晋中中院、运城中院等邀请妇联、团委等相关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法院参加开放日活动。以观摩庭审、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揭牌、座谈交流、签署联合备忘录、模拟法庭等形式延伸司法职能,加强法治宣传。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发布典型案例是人民法院落实依法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评价、指引功能和警示、教育意义的重要举措。
今年3月8日当天,省高院发布“2024年度保护妇女权益十大典型案例”;太原中院于近日发布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典型案例;长治中院召开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特别是反家暴典型案例的发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反家暴意识,对施暴人或者潜在施暴人形成法律震慑,呼吁大家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做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前后延伸工作。
此外,全省法院不断延伸“诊断、治疗、修复”职能,做好司法建议工作,就孩子教育、社会责任承担等问题提出建议,发挥司法建议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形成诉源治理合力。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履行指导人民调解的法定职责,引导打造社会矛盾化解的重要防线。“家事如天”,家事审判具有维护婚姻家庭稳定的社会治理功能,是社会治理的一环,关系着千家万户。
全省法院将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做实标本兼治、惩防并举,针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问题,做实抓前端、治未病,针对婚姻家事纠纷案件的变化,做实法治引领和规范,以司法保护促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协同发力,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守护千万家庭安宁幸福。
通讯员吴智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