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文博 通讯员李凤凤)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因其依法接受矫正与必要外出经营存在一定法律冲突,如何确保既对其监管到位,又给予其适度宽容,成为政法职能部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面临的一道新课题。日前,交口县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监督职能,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与社区矫正对象个别谈话、集中座谈等措施,最大程度为该课题找到新注解。
梳理台账弄清底数。交口检察与县社区矫正管理局、司法所加强沟通协商,通过核实矫正对象档案信息,摸排出涉企社区矫正对象5人,并对其赴外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近两年请假情况建立台账及统计表。
联席会商用活制度。为进一步解决涉企社区矫正对象管理中存在的生产经营需要和监管难题,交口检察院与该县法院、公安局、司法局召开联席会议,进一步规范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申请和审批流程。同时,对涉企社区矫正对象赴外地请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争取做到既能保障涉企社区矫正对象紧急性、经常性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又能推动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管理更加规范便捷。
实地走访打消顾虑。该院刑事执行检察干警及时组织涉企社矫对象进行集中座谈和个别谈话。一方面,积极为其提供法律咨询、纠纷化解等公益性服务;另一方面,加强法律知识培训,强化其自觉遵守监管规定、依法诚信经营的意识。
优化管控处变不惊。该院刑事执行检察干警通过查询监管信息,适时掌握社区矫正机构对涉企社矫对象的监督管理措施,重点督促社区矫正机构加强对涉企社矫对象外出请假期间的异地监管,及时通过动态监督,努力实现社区矫正和企业发展两不误,让“出得去”不再难,“管得住”挺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