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我省正式上汛。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为了切实做好防汛抗洪救援准备工作,进一步提升对标实战应急处置能力,我省各级消防救援队伍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水域救援实战演练。
我省主汛期将至,水域救援的实战能力成为考验全省消防队伍的重要课题。连日来,全省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坚持“练为战”标准,紧密联动,开展了全流程、全要素、实战化水域救援演练。
演练设置了舟艇快速组装、岸边绳索抛投救援、舟艇活饵救援、舟艇翻覆自救、水上机器人救援、潜水打捞、紧急避险等实战科目,旨在检验消防救援队伍在实战环境下的组织指挥、协调配合、技战术应用以及特殊情况处置能力。
“全体救援人员要仔细检查好自己的装备,每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近日,阳泉市消防救援支队战勤保障大队开展了包括孤岛求生场景模拟、绳索救援等科目在内的水域救援演练。
“救援人员检查装备准备展开救援,观察好被困人员的情况。”在孤岛求生模拟场景中,指挥员正事无巨细地指挥着救援工作,不敢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对于战勤保障大队的队员们来说,孤岛求生救援,他们已经练习了很多遍,要领早已熟记于心。整个演练下来,全体队员分工明确、通力协作,达到了预期效果。
“救命,我被困在水里游不出来了。”6月18日,几艘消防舟艇划过阳城县九女仙湖的湖面,一名被困人员在湖中某处大声呼救。参加无预案水域救援实战化联合演练的晋城市消防救援支队阳城大队消防指战员身穿救生衣,手持救援工具,准确地将绳索投向模拟被困人员的位置,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舟艇快速组装和绳索抛投救援,展现了出色的团队协作和专业技能。
同日,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参与活饵救援项目的救援人员穿戴全套水域救援防护装备,携带救生圈、水面漂浮绳,逐渐接近溺水者。待溺水者漂流至救援人员前方时,救援人员采取攻击式游泳迅速接近溺水者并将其控制,再由岸上人员拉紧牵引绳索,使救援人员和溺水者靠水流的冲击力量摆荡回到岸边。经过3分多钟的紧张救援,溺水者被成功救出。
6月19日,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霍州大队参与了霍州市举办的水域救援演练。演练模拟受副热带高压北抬和高空槽共同影响,霍州市出现了较大范围强降雨,降雨量达200毫米以上,局部降雨量可达250毫米,导致南涧河堤坝出现漫堤险情,并且有加重趋势。在接到险情报告后,消防、通信、交通、医疗、电力等相关部门迅速响应,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其间,队员们分工有序、各司其职,迅速展开警戒疏散、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等工作。通过紧急抢险和有效处置,成功控制了险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与此同时,忻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指战员身着潜水服,手持潜水设备,进行了潜水作业和无动力舟艇翻船自救等科目的演练。他们出色的潜水技能和自救能力,为应对复杂水域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次演练不仅提高了全省消防救援队伍的水域救援实战能力和专业水平,也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为确保全省人民安全度汛夯实了基础。
本报记者王辰龙
图①:晋城市消防救援支队编队行进演练现场。
图②:忻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岸边绳索抛投救援演练现场。
图③:阳泉市消防救援支队战勤保障大队指挥员检查队员装备。
图④:忻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进行手抬机动泵排涝演练。
图⑤: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霍州大队演练现场。
图⑥:晋城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指战员快速组装舟艇。
图⑦:晋城市消防救援支队活饵救援演练现场。
图⑧: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编队行进演练现场。
通讯员尹文强 陈宇俊 李嘉琦 张文兵 曹梦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