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司法建议“开良方” 能动司法“治未病”

——沁源法院多措并举化解金融纠纷优化营商环境

  司法建议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是人民法院延伸审判职能、拓展审判效果、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切入点。法院如何制发司法建议书?发出司法建议后,具体落实情况如何?
  为切实发挥司法建议在“抓前端、治未病”中的积极作用,今年以来,沁源县人民法院积极践行能动司法理念,坚持以高质量司法建议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切实推动其“落地有声”。

走访调研
深挖金融纠纷案件成因

  近年来,沁源法院受理的金融借款纠纷案件逐年递增。该院在审理此类案件过程中发现,部分金融机构存在追求信贷规模、忽略信贷风险管控的倾向,导致此类案件办理中屡次出现送达难、担保矛盾突出、贷款续贷转贷乱象等诸多问题。
  为了有效防控金融借贷市场风险,维护金融秩序稳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近日,沁源法院党组成员、审委会专职委员孙红丽带领立案、审判部门负责人深入某银行沁源支行、某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走访调研,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把脉开方”。
  调研组同某银行窗口工作人员进行深入沟通交流,详细询问了银行现阶段处理金融借款纠纷中存在的困难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调研组与某村镇银行负责人进行了座谈,深入分析研判案件成讼的原因及管理中的短板弱项,并结合近年来受理的金融民商事案件相关经验,为该行如何解决金融借款纠纷给出了指导意见。

系统宣讲
源头防范金融纠纷发生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通过案件审理、走访调研,沁源法院法官发现,金融借贷合同纠纷的发端在于交易双方,尤其重在金融机构的管理是否规范。
  为更好地将诉源治理、执源治理理念植入人心,沁源法院法官主动走进金融机构开展宣讲活动。主讲法官结合审判实务,运用典型案例对明示合同条款、保障金融消费者八大权益等进行了讲解,指引金融参与者用审慎、负责、理性的态度对待交易,从源头上避免金融纠纷的发生。主讲法官还重点宣讲了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的“分、保、调、确、裁、审、执”七位一体解纷机制,指导银行在不同阶段对案件分层、分类,充分保证分流的有效性,让解纷做到有的放矢。
  宣讲结束后,参与人员表示,宣讲内容贴近实务,收获颇丰。

公开送达
提高司法建议公信力

  沁源法院践行能动司法理念,多措并举,在弄清找准金融借贷合同纠纷案件成因的基础上,制发司法建议书,并向金融机构公开宣告送达。被建议单位代表以及民主监督员应邀参与,民主监督员对宣告送达全过程进行监督。
  送达现场,承办法官宣读司法建议书的内容,并对相关案件的调查情况进行了公开示证;被建议单位现场签收司法建议,并作表态发言;民主监督员发表监督意见,实现了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公信的良好社会效果。
  司法建议公开宣告送达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审判公开的重要体现,是对以往司法建议“文来文往”向“面对面送达”的重大转变,充分体现了司法建议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通过面对面沟通交流,法官对案情和法律法规进行了现场讲解,保证了被建议单位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同时也增强了司法建议的说理性和精准度。
  据悉,沁源法院将立足审判执行职责,依法能动履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在切实增强司法建议书的刚性监督和精准落实上持续用力,不断提升办案质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司法理念,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高效的司法产品。

本报记者杨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16期

  • 第2024-07-15期

  • 第2024-07-12期

  • 第2024-07-11期

  • 第2024-07-10期

  • 第2024-07-09期

  • 第2024-07-08期

  • 第2024-07-05期

  • 第2024-07-04期

  • 第2024-07-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