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乡县上司乡铺上村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针对该村撤并后自然村多、人口居住分散、留守老人多的实际村情,探索多自然村网格治理新模式,形成了由网格员、小组长、代办员组成的“两员一长”紧密协作机制,提高了乡村治理效能,让平安建设更有深度和温度。
网格员牵头抓总担主责。该村由10个自然村组成,全村456户划分为3个网格区域,由3名网格员分别负责各自区域的信息采集、录入更新、日常巡查和服务工作。通过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网格员走村入户进行排查,做到网格内人员信息清、基础设施清、居住情况清。同时,统筹联合驻村工作队等力量积极宣传各项惠民政策,确保群众尤其是特殊群体都能享受到相应待遇。与乡综治中心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村民的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小组长包组联户重调处。该村将10个自然村划分为10个小组,小组长兼任村微网格员并包联各户。持续开展日常巡逻,制订切合实际的巡逻计划和路线,并结合“雪亮工程”,常态化排查安全隐患,提高村庄治安防控能力。积极开展“串门家访”行动,定期到包联户走访,认真倾听村民心声民意,耐心解答热点关注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仔细了解记录村民困难,真正做到政策理论及时宣传、民情民意及时收集、矛盾纠纷及时调处。
代办员服务下沉解民忧。该村积极响应乡政府推动政务服务下沉到村的创新举措,设立2名代办员,负责宣传各项惠民惠农政策,包括民政、退役优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就业、医疗保障等,让群众详细了解政策内容和享受条件。代办员还定期到乡政府为村民办理困难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相关手续,协助村民申请农业补贴、扶贫救助等优惠政策。通过“村民张嘴、干部跑腿”的形式,为村民提供贴心服务,努力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和便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铺上村多自然村网格治理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激活了乡村治理新动能,为构建和谐稳定的乡村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据悉,铺上村将继续探索网格化治理的更多路径,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为描绘和谐、安宁的乡村美好蓝图奠定平安稳定的基础。
本报记者杨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