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旻)10月22日上午,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五场新闻发布会,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正厅长级)曾庆勇介绍,近年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主动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切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工作。
编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省民政厅着力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出台《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方案》,在认定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机制,及时做好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和救助帮扶。逐年提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机构集中养育的达到每人每月1975元,社会散居养育的达到每人每月1320元。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惠及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73.84万人。
持续优化基本社会服务,不断提升民政公共服务能力。省政府连续五年将养老服务列入民生实事,今年新建50个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改造100个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提档升级3000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施4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积极推进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加强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慈善力量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持续为企业减负,创优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全省各类社会组织达到19693家。推动出台《山西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完善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山西慈善奖,表彰先进典型,展示慈善成果。
新征程上,我省民政部门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大局,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民政领域改革,奋力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贡献民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