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警务服务“动”起来 基层治理“活”起来

——寿阳县公安局马首派出所不断探索社区警务运行新模式

  “原户籍地址已经拆迁,急需变更户籍地址。但是儿子在外地,我们夫妻两人明天又得去看病。这可咋办?”在寿阳县公安局马首派出所开展的“户籍业务进小区”活动中,民警了解到郭女士的情况后,利用午休时间工作,当天下午便将变更好的户口簿送到郭女士家中。
  马首派出所聚焦“主防”职能定位,依托流动警务探索出一条“零距离服务群众、全时空守护平安、多元素化解矛盾、警情流转更畅通”的社区警务运行新模式,形成警务运转更顺畅、基层治理更高效、基层基础更扎实的新时代“平安社区”格局。

“流动警务”进社区

  今年以来,马首派出所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工作实效,组建由“社区民警+户籍民警+网格员”组成的“1+1+N”社区流动警务队,提供上门服务,延伸便民服务渠道。一整天的“流动警务进社区”活动下来,民辅警发放户籍、反诈等宣传资料400余份,提供户籍业务办理40余次。
  急事马上办、特事上门办、难事专项办、小事简易办,该所通过打造“心贴心”流动警务,将为民服务举措向群众身边前移。社区民警通过联系网格体系,加入社区工作群、网格员群、业主群等,建成覆盖全所10个社区的“朋友圈”,定期发布户籍业务、反诈等信息,同步收集社情民意,实现警务服务“不打烊”。

巧解邻里“千千结”

  近日,李某来到派出所求助,称邻居马某饲养的一只马犬整日嚎叫。社区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与马某积极沟通协调,马某第二天就将马犬转送回农村,彻底解决了周边邻居的后顾之忧。
  “每一起矛盾纠纷的化解,我们都力求做到扎实。但有个别矛盾纠纷即便化解了,当事人还会出现反悔的现象……”马首派出所紧紧围绕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工作理念,推出用心、耐心、恒心、暖心的“四心调解”矛盾纠纷工作法,努力将风险隐患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同时,该所积极组织群防群治力量,组建“社区民警+天龙救援队+网格员”的群防群治巡逻队,配备红马甲、红袖标,常态化开展巡逻防控。巡逻队充分发扬“跑断腿、磨破嘴”的精神,有针对性地开展矛盾纠纷调解。今年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

平安守护“快一步”

  前不久,宋女士报警称,有一辆车故意将小区大门堵住。马首派出所南港社区警务室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迅速出警。经了解,小区成立业委会后,将物业管理承包给某物业管理公司。因感觉物业管理不合理,业委会通过投标终止了这家物业公司的物业管理。业委会在没有任何交接手续的情况下进入小区进行管理,进而与部分业主产生矛盾。眼看事情越闹越大,民警马上联合南港社区委员会工作人员对双方进行劝导,双方决定再次召开业主大会解决矛盾。
  马首派出所在“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的基础上,立足辖区实际,推进集“综合指挥室、案件办理队、社区警务队及社区出警队”于一体的“三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最大化提升警务效能。新组建的“社区出警队”由综合指挥室统一调度,充分发挥社区情况熟、距离发案地点近等优势,分流“案件办理队”负责的邻里纠纷、电诈预警等案件,真正把社区警力和办案警力深度融合,实现接警、派警、处警、反馈各环节“再快一秒”。同时,根据辖区治安特点,集中时间开展打击盗抢骗、黄赌毒及新型违法犯罪等工作,最大限度释放警力,实现各类案件快侦、快破、快追赃。
  警务服务“动”起来,基层治理“活”起来。马首派出所通过不断推动警务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真正将服务和防范触角延伸至群众家门口,努力实现“警力向社区流动、问题在社区解决”,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袁慧芳 通讯员弓慧光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0-23期

  • 第2024-10-22期

  • 第2024-10-21期

  • 第2024-10-18期

  • 第2024-10-17期

  • 第2024-10-16期

  • 第2024-10-15期

  • 第2024-10-14期

  • 第2024-10-11期

  • 第2024-10-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