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打击危害食药安全犯罪已经成为新时期公安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沁水县公安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以“昆仑”行动为载体,完善打击治理体系,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做实基层基础工作,锻造形成了环食药和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打击新战力,助力“千年古县、如画沁水”经济、生态“双赢”态势持续向好。
聚焦“党建+” 提升“三个战力”
沁水县公安局牢记“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坚持从政治上建设和掌握公安机关,全方位落实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党建+教育”,该局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党委会“第一议题”,引深“一讲两联系”和全警“我的理论答卷”,局领导班子成员每月出题,全警人人作答,不断推进铸魂育警、素质强警。
“党建+队建”,该局以“四强”党支部创建为抓手,规范各支部“三会一课”等活动,引导党员民辅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队伍忠诚、健康有活力,激情饱满地投身于环食药侦各项执法工作中。
“党建+业务”,通过定期举行主题党日活动,该局激励党员民辅警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决履行好新时代公安环食药侦大队职责使命,推动环食药侦工作不断取得更大成效。
聚焦战力强 形成“三个拳头”
沁水县公安局坚持抓队伍、建体系、强打击、促提升,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推动环食药侦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
该局坚持“情指行”一体化运行,组建刑事侦查中心,成立环食药侦+情指、法制、网安、技侦等多部门的“1+4+N”环食药侦工作专班,实施“中心主研、战队主战”模式,中心出线索出人头、战队抓行动抓落实,打破警种壁垒,合力“办大案”。
同时,该局加强专业战队建设,以“昆仑”行动为载体,开展“三能四会”(能以专对专、能联动执法、能全链打击,会布建特情、会快检排查、会宣传发动、会数据研判)实战练兵,全面提升专业领域实战能力。
此外,该局树立“派出所是环食药侦的桥头堡”理念,以法院判例和公安典型案例为素材,打造精品案例教程4类25个,每月在派出所长例会、法制例会上开展典型案例教学,并结合典型案例,围绕法律启示、执法实践和打防思路开展“三讨论”,让民警常态化、精确掌握环食药案件性质特征和犯罪手段手法,推动派出所像熟悉“黄赌毒”“盗抢骗”一样进入环食药侦主战场,牵动全警成为发现环食药知假犯罪线索的“千里眼”“顺风耳”。
聚焦基础实 实施“三大警务”
沁水县公安局紧盯“舌尖安全”和“碧水蓝天”,做实基层基础工作,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
抓宣教,主动警务发动群众。该局全面推广运用“赵树理调解工作法”,发挥“一村一辅警”和社区民警“穿警服的副书记”职能作用,与群众共同观看“3·15”晚会、重温环食药安全事件,组织环食药安全主题宣传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对环食药知假犯罪的识别发现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发动群众,共排查发现、动态整治环食药领域风险隐患129处,侦破刑事案件9起。
建模型,智慧警务赋能实战。该局将排污企业、河湖区域、食药门店等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建设列入“雪亮工程”,由各派出所常态化开展网上巡查。建立环食药前科劣迹人员人像库,设置灵敏感知预警模型,通过网络巡查、预警核查,先后破获保健品、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案件。
促融合,生态警务延伸触角。该局建立“河长+警长”“林长+警长”捆绑工作制,在晋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张峰水库、国家森林公园历山保护区设立生态警务室,统筹护林员、河管员、网格员等“八大员”,制定生态警务风险线索异常识别处置四大任务、四项举措,建好力量图、绘出任务图、布好作战图,形成生态警务“三图”作战打防模式,列入社区驻村警务工作范畴,有效破解环食药犯罪线索发现不了、风险无人管控的难题。
聚焦效果好 提升“三项机制”
沁水县公安局持续在打击质效上发力,完善打击治理体系,全力服务保障发展大局。
完善内部融合机制。该局建立“局长调度、分管主抓、食药主侦、多警协同”作战指挥机制,强化专班资源支撑、协调检法案前研商、健全证据标准规范等措施,探索出一套环食药“全链条、全要素、全环节”侦查打击策略和方法,带动省督、部督案件破案数同步提升40%。
健全外部联动机制。该局密切行刑衔接,同13个部门签订联查联动机制,打造“公安+行政”联合巡控、联勤守护、联合检查、联动执法“四联”工作模式;完善司法协同,建立公检法“三级对接”机制,在案件定性、法律适用、证据标准等方面形成执法共识;密切警企合作,在张峰三文鱼养殖基地设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系点,强化对“黑山羊”“三文鱼”“刺槐蜜”等“沁字号”企业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全力维护企业健康发展。
建立源头治理机制。该局向行政监管部门推送《公安预警提示函》,向易受侵害企业、涉事单位主管部门发送《公安风险提示函》。该局以打击环食药犯罪小切口,融入并助力社会治理大格局。特别是去年破获的部督“8·25”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涉案某矿用设备涉及多数煤矿,及时报告党委政府,有效消除全省煤矿安全生产隐患。
本报记者郭志平 通讯员孙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