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市小店区,邻里间的矛盾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最优解”,外来务工人员在社区可享受“一站式”服务,商圈各类矛盾纠纷也能就地就近化解……宜居的环境,便捷的生活,群众安居乐业的背后,政法机关有着怎样的积极举措和作为?
“多元共治是破解当前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实现提质增效的关键路径。我们积极推动整合多方力量,协同参与到基层平安创建中来,成效显著。”太原市小店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侯岳表示,“这也是‘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具体行动。”
近年来,小店区将治理触角延伸至社区、商圈,以多元共治为“绣花针”,穿起基层社会治理“千条线”,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促进多元主体在基层事务处理中发挥协同作用,在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筑牢了和谐阵地、守住了幸福源头。
好“闫”好语工作室:共筑和谐家园
走进小店街道康宁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的标语格外醒目。
“邻里间有矛盾、有别扭,就找老闫来评理。他特有‘魔力’,居民进门前怨气冲天,出门后火气全消。”来党群服务中心活动的张大姐热情地向记者介绍着社区的“名人”。她口中的老闫,是“好‘闫’好语”工作室的负责人闫利锋。
去年从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检察院退休后,闫利锋被康宁街社区聘为了调解员,牵头成立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退休不退岗,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闫利锋很开心。他迅速建立起一整套工作制度,凭借30年的检察工作经验和对政策法规的熟稔,对社区里的疑难问题进行“把脉问诊”。
一次,某小区楼上楼下邻居因房屋漏水争吵不休。双方来到工作室后,闫利锋先是安抚情绪让双方冷静,再释法讲理,给出化解方案,最终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为把调解工作做好,闫利锋没少下功夫,“不仅要有拼劲,还要有巧劲——要发挥‘铜头’精神隔开双方,用‘铁嘴’讲清责任,以‘橡皮肚’面对过激言语,事后化身‘飞毛腿’督促落实协议。”凭借着“快处置、依法调、能受屈、巧用劲”的心得,众多纠纷被他一一化解。2023年,闫利锋被纳入“山西省调解专家库”。
“工作室运行一年多来,成绩斐然。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闫利锋还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康宁街社区党委书记王晓燕说,“有了专业的法律人士,我们社区一定能建成幸福康宁、和谐康宁。”
近年来,小店区大力培植个人(社区)品牌调解室(队伍),涌现出营盘街道“老王工作室”、小店街道永康北路社区“都挺好”调解队、北营街道万科城社区“红辣椒”调解队等一支支能征善战的调解队伍,构建起了大调解、大服务工作格局。
“四色”分类管理法:提升服务精准度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出租房屋治安管理及新市民人口管理一直是难啃的“硬骨头”。
黄陵街道马练营社区紧邻省综改示范区唐槐产业园区,新市民人口高峰时近2万人,另有各类经营性门店254家。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记者看到,电子屏幕上正滚动播放着招工、租房信息。“对于新市民而言,美好生活的含义一定程度上就是更快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我们社区尽可能为新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租房登记、居住证帮办、就业帮扶、法律援助等事项。”社区党总支宣传委员杨靖向记者介绍,社区不仅加大硬件投入,还引进流动人口登记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可视化、动态化管理。
“我们社区属于典型的村改社区,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一见面,马练营社区党总支书记段协中便向记者介绍。立足实际,马练营社区实施“四色”分类管理,解决“如何管”的问题。
马练营社区按照户籍人口、长租人口、短租人口、重点对象四类人员,开展对应的绿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色”分类管理。对户籍人口提供基本服务,实施精细化管理;对长租人口进行底数摸排与信息登记,实施常态化管理;对短租人口依公安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实施重点化管理;对重点对象人口定期走访研判,实施动态化管理。同时,构建四级网格责任体系,村庄划分10个网格党小组,配备网格员,形成全方位管理网络。
7月19日,黄陵派出所接警,称北京一市民的儿子张某因家庭矛盾多次离家出走,且疑似在该社区租住。社区根据“四色”管理法通过网格员很快核实了其住所。经核查,张某为高校在读生且有抑郁倾向。社区邀请段根梅咨询师对其进行疏导,助其回家。
近年来,黄陵街道马练营社区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社区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0%,安全事故逐年稳步下降。
工作室、服务站: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近年来,小店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面对新挑战,侯岳方向明确,目标清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只要企业有需求,咱们的法治服务保障就一定要跟上。”
小店区委政法委牵头各政法单位持续推进“同心护企、法治安商”品牌塑造活动,各政法单位围绕小店区“七大商圈”建设,打造特色品牌,为高质量发展添动能。
小店法院先后打造多个亮点品牌,尤其是2023年4月12日成立的亲贤长风商圈调解工作室,主要接待企业咨询、举报等,就地就近化解商圈各类矛盾纠纷。
“我们根据平时所审案例,梳理出企业在买卖合同、用人管理等方面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小店法院平阳法庭卢敬丽介绍了工作室的作用,即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借助宣讲,依托商圈平台,帮助民营企业避开、排除法律风险隐患,促进其健康发展。
在小店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保护检察法律服务站也为小店区企业提供家门口的检察服务。据了解,服务站于2023年8月28日由小店区检察院联合工商联、工信局等部门设立。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突破口,服务站以法律监督职责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推动法治元素成为企业发展的要素,打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站针对企业线上、线下提出的困难问题,开通绿色通道,提供点对点的一站式服务,通过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全面履职,以优质检察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小店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解淼介绍道。
不仅如此,区司法局还为商圈开通“法律服务直通车”,深入40家中小型企业提供菜单式、一对一法律服务,引导其健康发展。小店公安分局设立商圈平安“守护站”,加强企业周边区域巡逻防控,今年以来,共出动警力2050余人次开展集中清查,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
近年来,在小店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小店区政法系统锚定“七区”战略中建设治理科学大区,全面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夯实各级调解力量,发挥品牌效应、强化科技支撑,积极组织开展多元调解、协同共治、赋能智治,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幅绚丽多彩的“和谐画卷”正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李青田昕光 见习记者袁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