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守护誓言

——永和县公安局乾坤湾派出所传承红色基因彰显时代担当

  • 打开抖音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 打开微信,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   在黄河的波涛中,历史的回声绵延不绝。晋陕交界的永和县,不仅承载着红军东征的壮阔史诗,也孕育着一群新时代的守护者——永和县公安局乾坤湾派出所的民辅警。
      这里,有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的庄严肃穆,有黄河乾坤湾的壮丽景色,还有“三北防护林”的广袤绿意……
      伴随着“人民公安从这里走来”主题宣传活动,记者踏上这片土地,聆听红军东征的传奇,感受民辅警如何从红色力量中汲取勇气,坚守群众路线,积极创新警务模式,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承诺。

    红色教育 赓续忠诚血脉

      “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是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地方。”乾坤湾派出所民警贺麟珺边走边说,她的声音在纪念馆回荡,开启了“红色课堂”。
      从派出所出发,步行不过十分钟,就能到达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这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每月的主题党日,民辅警都会到这里,重温入党誓言,牢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来到这里,就像给心灵充电,能更深刻地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含义。”乾坤湾派出所所长白永永说。从橄榄绿到警察蓝,亲历过汶川大地震救援的他,对使命有着更深的理解。
      在不大的阅览室里,派出所精心打造了一个红色阅读空间,百余册红色经典整齐排列。翻开《红军东征纪实》,那些艰苦卓绝的战斗细节、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跃然纸上。
      红军东征时,毛泽东率领红军总部先后两次来到永和县。在漫漫征途中,革命先辈们对党忠诚不渝,对人民解放事业满怀炽热追求,即便身处绝境,信仰亦坚如磐石。
      阅读、讨论,谈感受、写心得,“党建是核心、队建是根本”,白永永觉得,红色主题教育的学习过程是愉悦的,力量要从心里“长出来”。在繁忙的警务工作之余,民辅警能在书海中重温红色记忆,领悟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警力前置 厚植为民情怀

      黄河流经永和68公里,百转千回,形成7个“S”形大湾,统称“乾坤湾”。
      红军东征时,始终与民众心手相牵、并肩作战,为民众利益不惜一切代价。乾坤湾派出所受此启发,精心组建黄河救援队与“和合蓝盾”义警队,将警力精准前置至群众最迫切需要之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乾坤湾派出所受此启发,实行警务融治,形成共融共治、群防群治的基层治理体系。今年7月28日,一场历史罕见的暴雨倾盆而下,黄河水位迅猛上涨,两名安徽籍游客在乾坤湾景区游玩时,车辆意外熄火,困于湍急水流边缘,通讯信号中断,命悬一线。
      接到求助后,乾坤湾派出所民警与黄河救援队队员快速响应奔赴现场。处警民警回忆,当日遭遇历史罕见暴雨,他们在齐腰深的洪水中艰难前行,齐心协力才得以成功将被困游客转移至安全的民宿客栈。待雨势渐歇,他们又协助游客抢修车辆,助其踏上归程。游客紧握民警和队员的手连声道谢:“多亏了你们,太惊险了!”
      “和合蓝盾”义警队则是由派出所民警和乡镇村委30名优秀党员组成的小分队,身着“和合蓝盾”服饰穿梭在村庄的各条街道小巷,从邻里纠纷的耐心调解到对孤寡老人的贴心关怀,从治安巡逻的细致守护到法治宣传的生动讲解,点滴行动诠释着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
      在一次邻里纠纷调解中,因建房占地问题,两户居民争执不休。义警队迅速响应,队员们以真诚的态度倾听双方诉求,依据法规情理悉心劝解,经数小时不懈努力,终使双方握手言和。
      聚民心、集众力,义警队在警民间架起坚固桥梁,知群众冷暖、解群众难题,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不仅有效缓解了乡镇警力的不足,还做到零距离服务群众,让街坊四邻都能真实获得安全感与幸福感。

    创新警务 铸就平安防线

      红军东征战略战术灵活多变。如今的乾坤湾,已是一个集“红色”纪念馆、“黄色”乾坤湾景区、“绿色”78万亩防护林于一身的文旅名镇,作为新时代的守护者,如何全面提升治理效能?永和公安从来没有松懈过,持续探索“最优解”。
      “时代在变,科技在变,一路走来,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会变,这条永恒的生命线就是我们不断创新警务模式的起跑线。”在永和县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刘勇辉看来,人民公安的根与魂必须要深深扎在红色的土壤中,扎根于人民群众中。
      于是,乾坤湾派出所携众人之力精心打造出三色警务、四方融合、五项机制一系列举措,守护着一方平安。
      红、黄、蓝,齐发力。红色警务深入挖掘警民协作潜能,组建红色治保队。在盗窃案件频发的村落,红色治保队联合村民夜间巡逻,成功使盗窃案件锐减,村民生活重归安宁。蓝色警务聚焦矛盾调解创新,建立“涉旅矛盾联席”机制和“一警情三推送”机制。辖区内的景区警务室与旅游、工商等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快速调解游客与商家的冲突。在交通事故纠纷中,民警、网格员和治保队员协同响应,迅速化解纠纷,维护景区秩序。绿色警务严守生态红线,联合多部门打击非法采砂取土等行为,警方多次有效打击非法狩猎者并开展普法宣传,强化村民环保法治意识,守护绿水青山。
      四方融合,强联手。“所队合一”模式中,派出所与交警中队深度整合,治安民警和交警共同巡逻,提高酒驾查处率,缩短交通事故处理时间,且设置交管窗口,让“换证不出村(乡)”成为现实。“警网融合”借助网格力量延伸警务触角,网格员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及时反馈,“和合蓝盾”义警队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合力筑起坚固防线。“警队融合”汇聚多方执法合力,在乡镇集市管理和土地纠纷处理中,派出所与乡综合执法、驻村工作队携手,保障乡村产业顺利发展。“警旅融合”为景区安全与发展提供科技支持,规范民宿管理,智能安防系统全时守护,在突发事件中各部门高效协作,确保游客安全。
      五项机制优服务。主动机制注重培养民警担当精神,提高协同作战能力,成功制服持刀抢劫劫匪。预防机制深入社区、企业、校园走访排查,降低社区犯罪率和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率。服务机制走厂房、进企业,为企业复工复产、小微企业保驾护航。民本机制解决社区用水困难等民生问题,提升民众幸福感和获得感。阳光机制确保公正透明,开展执法培训,提升民警办案水平,建立执法监督体系,公开执法办案流程与结果,接受公众监督。
      随着夕阳的余晖洒在黄河的河面,民辅警的身影仍在村落间、景区里、绿林中忙碌着。一条条措施、一项项机制,都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不断创新、迭代。
      “人民公安为人民”,这是乾坤湾派出所每一位民辅警的行动指南。他们将坚守初心,与人民同行,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在红色精神的照耀下,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的使命永远不变。

    本报记者李青 狄红生 田昕光
      见习记者袁晓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2-30期

    • 第2024-12-27期

    • 第2024-12-26期

    • 第2024-12-25期

    • 第2024-12-24期

    • 第2024-12-23期

    • 第2024-12-20期

    • 第2024-12-19期

    • 第2024-12-18期

    • 第2024-12-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