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多向发力破解涉党政机关执行困局

——吕梁市两级法院用行动彰显司法担当与智慧

  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因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一直是执行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和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征程中,吕梁市两级法院勇挑重担,积极探索创新执行机制与策略。在持续巩固省委政法委、省高院“三晋执行利剑”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吕梁市两级法院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有力支持,精准发力,以涉党政机关案件执行为突破口,结合“交叉执行”工作任务,打响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清零”攻坚战,力求在维护司法权威与保障党政机关职能运转之间找到平衡,实现多方共赢,为法治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担当作为
提级执行涉党政机关案件

  在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的处理中,吕梁市中级人民法院展现出了非凡的决心与行动力。这类案件由于主体的特殊性,往往涉及诸多复杂因素与利益权衡,执行难度不容小觑。该院深知其对于法治建设与社会公信力维护的关键意义,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力求突破困局。
  吕梁中院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强化执行工作“三统一”管理,构建上下联动、协同共管格局。结合年度“交叉执行”工作任务,将基层法院尚未实际执结的24件涉党政机关、涉村居民“两委”、涉国有企业案件全部提级执行,院领导与执行局长挂帅包案化解,统筹推进,成功攻克多起沉积多年的“疑难杂症案”,有力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司法权威。
  提级执行的某县法院的6件涉党政机关案件,经与县委政府多次深入对接沟通,形成一揽子解决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联动协调
从单兵出击到协同作战

  涉党政机关案件的执行模式由法院单打独斗转变为党委牵头、法院主抓、府院联动、协同协作、全程督促一体推进,形成源头防范、执前督促、考评约束、惩戒兜底的全方位执行工作机制。
  吕梁中院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工作进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应对,制定有效化解举措,明确工作重点,推进党政机关更加主动地配合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同时,该院建立涉党政机关案件报告制度,定期向市委政法委报送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进展情况,同步更新未执结案件台账;市委政法委进行通报、督办和约谈,并将涉党政机关案件办理情况纳入平安建设和营商环境考评;与市发改委等部门开展联合信用惩戒行动,促使各相关机关带头履行生效裁判,树立法治、诚信良好形象。

强执+善执
让执行有力度更有温度

  坚持强制执行和善意文明相结合的司法理念,打好“强制执行+善意文明”组合拳,吕梁市两级法院审慎采取强制措施,避免影响党政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对于一次性兑现确有困难的,协助制定履行计划,督促限期履行。对于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协调当地或上一级财政采取兜底垫付等方法一揽子解决。
  在执行某县教育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件过程中,鉴于经济下行压力,全部履行6000余万元的申请执行金额确有困难,经法院10余次实地对接协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分期履行协议,并交付首期2500万元。
  而对于少数有能力履行却拒不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党政机关,法院依据具体情形依法采取罚款、纳入失信名单、拘留等强制措施,并同步及时抄送纪检监察机关。
  在执行某单位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一案中,法院通过向该单位法定代表人送达将采取预罚款、预拘留等措施的通知,促使案件顺利执结。
  面对涉党政机关执行难题,吕梁市两级法院直面问题、笃定前行,探索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吕梁实践。2024年,全市法院共受理涉党政机关案件89件,已实际执结80件,结案率达90%,共执行到位8542.9万元。吕梁市两级法院将持续深入推动涉党政机关案件执行工作,不断优化执行工作机制,督促党政机关带头自动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吕梁、法治吕梁凝聚强大合力。

本报记者李婧 通讯员李楠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1-22期

  • 第2025-01-21期

  • 第2025-01-20期

  • 第2025-01-17期

  • 第2025-01-16期

  • 第2025-01-15期

  • 第2025-01-14期

  • 第2025-01-13期

  • 第2025-01-10期

  • 第2025-01-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