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宗,字承芳,明阳城(今阳城县)人。天顺初年(公元1457年)考中进士,授刑部主事。累任嘉兴知府、浙江按察使、右佥都御史、湖广按察使等职。一生性刚孤峭,清廉为官,忠职为民,公正无私,善辨疑案,力持风节,深得百姓拥戴,是明朝清官中之佼佼者。
秉正无私,善辨疑案。杨继宗任刑部主事时,狱中犯人因病死亡的比较多,他即下令为犯人改善伙食,并规定犯人每三天必须洗浴一次,这样使得很多囚犯得以继续生存。有一次,河间府抓捕了一名盗贼,派遣乡里村民张文、郭礼负责押送盗贼去京师受审,途中盗贼逃走。张文对郭礼说:“我们两人都应当同死。你母亲年老,又缺少兄弟,用我来代替盗贼,希望能保全你母子性命。”郭礼哭泣而谢,听从了张文的安排。张文即身被桎梏前往刑部。杨继宗明察秋毫,疑张文并非盗贼,于是经询查,终于辨明了情况,将张文释放。
杨继宗任浙江按察使时,得知有十多名管理粮食仓库的官吏,因库粮短缺而被关在狱中,并令他们赔偿缺少的库粮,有的官吏因家境困难,要卖掉子女去赔偿。杨继宗想从宽处理他们,需要有正当理由。正在此时,负责财务的官员送来他的月俸银,他让人称量了一下,发现超出了应发数,再称量别的官吏的俸银,也都如此。因此,他悟出了仓库缺粮的原因,并准备具实上报。众官吏得知后,惊恐不安,表示愿拿出自己的俸银赔偿粮库缺少的部分。至此,十余名仓吏获得了清白,得以释放。
为官清廉,抵制腐败。杨继宗居官于天顺、成化、弘治三朝,那时的官场已不如明朝初期那样严整,官吏贪黩渐成风气,身处其中,杨继宗却不为所染。任职嘉兴知府期间,御史孔儒来嘉兴清理军籍,乡里多有老人被他鞭挞而死。杨继宗即张榜告示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对此,孔儒十分恼怒。杨继宗拜见他时说:“治理之道有一定规矩,你的职责是只管踢出奸弊,劝戒惩办官吏。那样挨门挨户稽查考核,则是地方官府之事,不是你管理的范围。”孔儒听了,虽然无法为难杨继宗,但心里却深为忌恨。临走之前,孔儒突然闯入府衙中,打开杨继宗的箱柜查看,里面只有旧衣数件而已,孔儒惭愧而去。有办事经过嘉兴的太监,杨继宗只是送给他们一些菱角、芡实之类和历书。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公文,让他们去银库中领取金银,并说:“钱都在,请给我立下印劵。”太监们吓得咂舌,不敢接受。宪宗皇帝问臣下:“朝觐官中谁廉洁?”臣下回答说:“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杨继宗十分鄙视那些贪官污吏,把他们视作脏物。当他改任湖广按察使到任后,他让人打来上百斛水,把厅衙冲洗一番,然后再处理事务。他说:“吾以除秽也。”不久,他又以佥都御史巡抚云南。云南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等多为旧日同僚,相见十分高兴。但见面后他即离开座位向僚友揖礼道:“明天还有公事要办,望诸君予以谅解。”遂后,对不称职的八名官员予以弹劾罢免。他在巡抚顺天府时,发现京畿之内有多处权贵的庄田原属百姓的田产,随即下令:凡是权贵们侵占百姓产业的,立即夺回归还给百姓。
梁贡华
山西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会
《山西法治报》社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