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和驾驶人保有量大幅增加;交通管理人性化、现代化、智能化的呼声日益强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交管部门怎样落笔,如何给出答卷……
面对新考验与群众期待的双重挑战,吕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通过科技赋能构建智慧交管体系、柔性执法优化营商环境、源头治理筑牢安全防线等系统性举措,实现了管理效能与服务质量的同步跃升。2024年,吕梁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12.62%;死亡人数下降18.61%;受伤人数下降5.73%;财产损失下降13.06%,交通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破解交管难题
解决交通管理难题,有效打击治理交通违法行为是关键。吕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雷厉风行开展多项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公安交警共查获各类交通违法1564543起,其中酒醉驾8237起、超员3299起、超速7078起……
支队在重要节假日及特殊时段周密部署酒醉驾整治与执法巡查统一行动,运用高科技手段精准查缉隐患车辆,严厉整治“飙车炸街”与占用消防通道违法停车等行为,依托先进的缉查布控系统成功查处7096辆预警违法车辆,有力维护了路面交通秩序。
与此同时,支队向科技要战斗力,通过视频联网共享强化执法,已成功实现2487个对接共享点位、170个行政村联网,充分依托视频图像技术的强大优势开展智能化建设应用,对农村常见交通违法行为实施精准打击,显著提高了执法效率和效果,有效改善了农村交通违法管理的无序状态。支队还推动5个县成功实现车辆属地溯源识别,及时向属地多部门通报风险隐患,联合约谈源头单位负责人,精准推送警示信息,全力遏制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回应群众诉求
交通事故的依法公正处理始终是交通参与者关注的核心议题。吕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回应群众诉求,注重在法治框架内实现执法刚性与服务柔性的有机统一,既在执法层面彰显权威,又在服务层面体现温度。
支队全面高效落实轻微财损事故远程视频快处工作,共受理简易程序事故26982起,互联网在线快处18658起,其中远程视频快处8304起,极大地提高了事故处理效率,显著减少了群众的办事时间成本。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及时垫付抢救费用311笔,累计金额达1091.37万元,为事故伤者送去希望和温暖,切实保障了事故伤者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
支队还针对多起事故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并就相关企业源头管理问题果断通报,多部门依法查处,以事故调查为契机推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改进完善,真正起到了查处一起、警示一片、治理一方的良好效果。
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交通管理部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在哪,怎样才能体现交管服务与营商环境的有机融合?对此,吕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将小型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全部下放,大型车辆过户业务在9个县市顺利下放,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近办理业务,切实解决了群众办事路途远、成本高的难题。
全市车驾管窗口精心设立“助企通道”“助企窗口”,全力推进“五服务”措施,先后在市县车管业务窗口和各驾校投放了一批自助体检设备,进一步提升群众对交管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支队积极推进驾驶理论考场提档升级,全面启用“无盘工作站”管理模式,将先进考试设备与升级系统完美融合,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的高效管理,杜绝了数据篡改的隐患。新系统随机抽题搭配无死角视频监管,确保考试全程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目前,市内车管所及10个县市交警大队已成功建成11个该模式理论考场,有力净化了驾考风气,大幅提升了驾考的权威性与公信力,赢得了广大考生的衷心赞誉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此外,吕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高效办理上级转办问题线索53起,严谨录入队伍管理系统举报线索33起,强化各类督导检查150余次,妥善办理市局督察建议书10份、纪检监察组交办工作15件,深入开展7个专项整治活动,营造出风清气正、廉洁奉公的警队良好氛围。
本报记者杨锐 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