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当“临时导游”,警力“硬核”守护,织密平安防线;
群策群力,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筑牢基层治理和谐根基;
普法宣传,法律意识深入民心,切实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丹朱大地,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平安画卷铺展在人们眼前。
近年来,长子县在深化平安建设过程中,紧紧抓住高水平安全这根主线,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做实“平安”文章,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认同感、归属感,打造人人向往的心安之地、平安之城。
坚持打防并举
提升群众安全感
去年国庆黄金周,长子崇庆寺、法兴寺景区“热力值”拉满,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游客多达数十万人。
人山人海却又秩序井然。这是长子公安开启24小时全天候警务模式,精准布警、合理分流,主动充当“临时导游”,并在网格员、志愿者等群体的协作下,交出的一份治安秩序良好、社会面平稳有序的“平安答卷”。
长子县以“平安县城(城区)”建设为抓手,主要领导带头履行平安建设“第一责任”,制定《长子县平安县城(城区)建设工作方案》等5个方案,建立领导包联、督导检查、考核奖惩等机制,专题部署、统筹协调、推动落实、跟踪问效,为平安建设各项工作高质高效落实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该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深化“扫黑恶、治电诈、打盗窃、禁毒品、护民生”专项行动,在“打、防、管、控、治”上持续发力,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各类违法犯罪,全面提升防控质效,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创新多元解纷
增强群众幸福感
“倾听您的声音,诉说您的烦恼。”长子县公安局“理霞说理”婚调室里布置温馨,墙壁上的标语格外醒目。
“婚姻家庭矛盾一直是社会矛盾化解的难点。我们依托110接处警服务平台,由调解经验丰富和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民辅警共同参与,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该工作室负责人张理霞说。
近年来,长子县大力推行村民说事“三五双循环”“123调解”“1554+N”工作法,全面推进“访调裁审处”多元解纷机制,纠纷调解成功率高达98.3%,基层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该县还深入推行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模式,设立多元解纷工作站(室),成立县人民调解员协会、访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6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建立“谈心说事室”“联片调解室”“法官联络站(点)”……这些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强宣传促和谐
夯实群众满足感
“学好法律事不怕,知法懂法不出岔。”一场场“法治文化进基层”普法宣传活动在精卫湖畔全面铺开。
该县针对群众关切的痛点难点堵点,创新乡村社会治理,充分运用“网格+”力量,加强政策法律宣讲,持续推进未成年人保护、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宣传专项行动,发挥法律援助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未成年人禁毒教育基地作用,扎实开展法律“七进”活动,让法治宣传“走新”更“走心”。
今年以来,该县共举办“面对面”大课堂法治宣讲70余场次,为在校学生上法治课40余课时,共计15000余人次,集中设点进行法治宣传120余场次,共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3万余份,解答法律咨询3万余人次,法治宣传受教育人数达20万余人次。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长子县政法机关将紧紧围绕中心大局,扛牢责任不松懈,健全机制抓落实,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长子、法治长子。
本报记者杨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