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弘扬英模精神 淬炼新时代政法铁军

敢啃“硬骨头” 力拔“硬钉子”

——记“全国模范法官”介休法院副院长杨学武

  在介休市人民法院,有这样一名法官,他以好学上进、敢打硬仗而出名,以顽强的斗志和过硬的作风,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拔掉了一颗颗“硬钉子”。他就是“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模范法官”杨学武。

成长路上心怀热爱

  2004年,经过数载苦读的杨学武顺利从大学毕业,成为介休法院一名法医。从此,身边法官同事惩治犯罪、化解纠纷的威严身影深深印刻在他心里。他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身披法袍、敲响公平正义的法槌。
  怀揣着对法律职业的敬畏和热爱,杨学武努力自学,先后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和山西省公务员招录考试。2012年,他被任命为介休法院审判员,如愿走上了审判岗位。
  在此后的十几年里,杨学武坚守在派出法庭,历任书记员、法官助理、审判员、庭长、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把明责于心、持中守正作为自己的工作原则,靠着精益求精的专业素养评判曲直、定分止争,以司法为民的同理之心感同身受、传递温情。

面对群众坚守初心

  2020年,在一起交通事故案的庭审中,原告提出了撤诉请求,杨学武却耐心劝导原告再仔细考虑考虑。这究竟是为什么?
  这起事故发生在2018年11月。当天,某公司员工李某驾驶公司重型特殊结构货车与王某驾驶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导致王某受伤。经交警部门认定,李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之后,双方就民事赔偿问题多次协商未果,王某诉至法院。
  “家属撤诉属于赌气心理,法院要是放任不管,很可能会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考虑到此,杨学武反复劝说,促使原、被告双方同意调解。杨学武多次组织双方调解,并分别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与他们协调沟通。最终,双方各退一步,达成了调解协议。
  主动接手疑难案件、结案后回访是否履行到位……杨学武管过的“闲事”数不胜数。他认为,法院工作是一项“守心”的工作。“守”就是坚守,一天一年一辈子,忠于这份事业;“心”就是公平正义的初心,“如我在诉”的同理心,案结事了的责任心。

改革创新实干担当

  2018年,杨学武承担了介休市“道交案件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为适应新的工作需求,他认真总结经验,反复研究,推行“一站式”诉讼服务理念,推动建立道交纠纷案件全流程处理机制,制订标准化办案、案件繁简分流及鉴定前置程序,规范证据规则、统一裁判标准和类案同判细则。
  在道交案件审理中,杨学武针对发现的多种隐患,通过向当事人宣讲“黄牛”代理案件的危害、在车损案件中推行“阳光拆检”等举措,有效切断了“人伤黄牛”及“车损黄牛”利益链条。此后,介休法院道交案件收案量特别是车损涉案数量明显减少。

本报记者刘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27期

  • 第2025-02-26期

  • 第2025-02-25期

  • 第2025-02-24期

  • 第2025-02-21期

  • 第2025-02-20期

  • 第2025-02-19期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7期

  • 第2025-02-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