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别开生面的“探索之旅”

——山西省2025年春季消防公开课直播活动纪实

  • 消防器材展示

  • 浓烟模拟实验

  • 绳结操作体验

  • 实操体验灭火器

  • 油锅起火扑救演示

  •   2024年,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并处置了235万起各类警情,全国平均每天发生火灾6400余起。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消防安全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2月27日下午,太原杏岭实验学校礼堂内,省消防救援总队与省教育厅携手,为1200余名学子送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安全公开课和一次难忘的“探索之旅”。
      当天14时30分,随着开场舞《巳巳如意》的优美旋律和学生们充满活力的舞蹈,公开课在欢乐的气氛中拉开帷幕。紧接着,大屏幕上赫然显现出公开课的首个主题——《火灾发生时,先疏散还是先报警?》。台下的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主张先报警,有的则认为应立即撤离。
      讲解员适时介入,耐心解释道:“大家的回答都有道理,但只说对了一部分。”他进一步说明,在学校发生火灾时,应第一时间通知老师,因为老师们受过专业的应急逃生训练,能够迅速指挥学生们有序撤离,确保安全。而在家中遇到火灾时,则应先告诉家长,听从家长指挥进行疏散。若家中无人,则应首先保证自身安全,迅速撤离火场,并向邻居求助,到达安全区域后再报警。
      随后,学生雪宁和丹瑛带来了情景剧《谎报火警,不是儿戏》,通过二人生动的演绎,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谎报火警的严重后果。消防员在节目最后强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谎报火警者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紧接着,讲解员引用动画电影中哪吒的角色,为学生们带来了《火场逃生通关秘籍:畅通生命通道特别篇》。他详细讲解了火场逃生的五个关键步骤,即“破心魔”(保持冷静)、“破毒障”(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浓烟)、“破迷阵”(留意安全逃生通道的位置)、“破绝境”(制造临时防火屏障)和“破侥幸”(制订家庭逃生预案)。
      讲解员还带来了《熟悉的陌生“人”》和《烟囱效应》等精彩讲解,让学生们了解了生活中常见但容易忽视的消防安全标志以及高层建筑火灾中的隐形“杀手”。
      课堂接近尾声时,讲解员随机邀请3名学生上台,利用模型进行了一场高层建筑浓烟模拟实验。通过直观的演示,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了火场中浓烟的危害,并学习了正确的逃生自救方法。
      在才艺展示环节,消防员们带来了消防服装秀,展示了10余种消防服装,并讲解了其应对的火灾种类、事故场所和用途。学生们为身着帅气消防服的消防员们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课堂还特别设置了疏散逃生演练环节。演练模拟学校礼堂发生火灾的场景,学生们将学到的安全知识迅速运用到实践中,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撤离至操场安全区域。
      在操场设置的参观体验区,学生们观看了消防员带来的电池穿刺、油锅起火、电路短路等多个火灾实验,了解了各类火灾事故的危险性。消防员还邀请学生上前操作体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检验了学生们对灭火器“提、拔、握、压”四字口诀的掌握程度。
      活动最后,一场消防嘉年华活动在学校操场周边如期举行。装备展示区展示了各种先进的消防器材和装备,学生们在消防员的指导下亲自上手体验。师生们还参与了打绳结体验、水带保龄球、安全往返跑等多个趣味项目,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实用的消防安全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全程通过山西消防官方微博、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进行直播,让更多师生和网友能够参与到消防安全教育中来,有效提升了大家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此次春季消防安全公开课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更为校园师生们的学习环境安全贡献了一份力量。

    文/本报记者王辰龙
      图/本报记者傅国辉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04期

    • 第2025-03-03期

    • 第2025-02-28期

    • 第2025-02-27期

    • 第2025-02-26期

    • 第2025-02-25期

    • 第2025-02-24期

    • 第2025-02-21期

    • 第2025-02-20期

    • 第2025-02-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